大将军的读书郎(390)

给他们这样的好酒,他们也不喝。

于是,拿出来给南宫易吧,他爱喝。

果然啊,南宫易大喜,晚饭的时候,喝了三碗下去,脸蛋儿通红,高兴地很。

温润趁机问他:“你给我介绍的大夫,是什么人啊?”

“江湖神医,陆通。”南宫易报了个名字出来。

温润挠头了:“陆通?这是个药名吧?”

“胡说什么呢?这就是陆神医的名字。”南宫易差点喷了嘴里的好酒,这弟弟怎么能这么想呢。

第167章 江湖神医陆通

南宫易说的这位陆通,陆神医,最初只是民间的医学世家继承人,他的祖父是宫里的御医。

所谓的御医啊,一般都是国手,只给皇帝、皇后、皇太后跟皇太子、太子妃看病诊脉。

也就是说,只给带“皇”字的宫里人看病。

不包括皇亲国戚在内。

太医不同,太医是很广泛的,上到皇帝,下到宫女太监,勋贵大臣等等,他们都给看病,甚至太医局每个月都会在皇宫一角的天街上,给百姓们免费问诊几次,这也是皇家的一份善举吧,但是要抓药的话,只能去惠民药局了,那里也是个朝廷开办的,药价便宜。

不过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去看病抓药的,初一十五的,或者是太医们休沐的时候,去能遇到太医们义诊,已经很高兴啦!

这也说明一点,太医不如御医,御医才是国手。

而能当上御医的人,不止要医术高明,还要跟皇室的关系十分亲近,且受到信任,才会给天底下最贵的贵人们看病。

他的祖父是太平御医,当了十几年的御医,最后在七十岁的时候,乞骸骨荣归故里。

本朝的不成文规定,就是官员七十岁之后乞骸骨归乡。

不管是什么官员,只要到了七十岁,就要回乡养老了。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有些官员六十之后就乞骸骨了,毕竟人老了,扛不住那么大的压力,朝廷的官儿,也不好当呢。

能在七十岁乞骸骨,已经十分不错了。

这位老御医回乡之后,开了大药房,三个儿子继承了他的医术,但是没有去当什么太医,全都在家乡打理自家的药房。

三个药房分别给三个儿子,老御医又给大儿子留了二百亩地,然后将家里的金银分了一下,在活着的时候,就给三个儿子分了家,等到老御医八十八岁高寿去世,家里也是风平浪静的没啥波动。

坏就坏在,三房的小儿子那里,也就是陆通。

他是家里的老小,自幼受宠,且哥哥姐姐们都比他大,祖传的医术,也是他学的最好,不过这人太聪明了,聪明的过了头,读书上好,医术也非凡。

在他十六岁的那一年,冬天里他救了个人,这人是个混江湖的,他救了这个人,还偷偷地找了地方给他养伤,平时去看的时候,那人就给他说一说江湖事,武林话。

后来伤愈之后,那人就离开了,再也没出现。

本来家里人想让他考科举的,他没去,反倒是学全了家里的手艺,背着个药箱字,去游历天下了。

别的地方不向往,就想去混江湖!

温润张大了嘴巴:“这是去追求梦想了啊?”

“对!”南宫易一拍大腿:“他就是这么有个性!”

然后这位陆通神医开始了他流浪江湖的趣味生活,因为他是个神医啊,江湖人怎么了?江湖人也是人,是人就得吃五谷杂粮,生病吃药,甚至是受伤,都是常有的事儿,而且因为他们经常动手的关系,神医陆通混了五年江湖,外科的医术,最见长了。

其次是调养内伤,暗伤等等。

再其次就是解毒,再再其次……,总之,他的医术越来越高明。

可是随着年龄的长大,他也要回家去了,家里来信催他,又因为他的行踪,飘忽不定,经常收不到家书,也就错过了很多家里的消息。

且他有一段时间还出海了,在海外混了两年才回来,就没接到过家书。

结果他回去了才知道,父母已经去世了,生前唯一的遗憾,就是没看到他这个老儿子。

在父母生病的时候,三房人手都开始找他;

在父母弥留之际,几乎所有人都在找他回来。

在父母下葬的时候,亲戚朋友都到场了,唯有他,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且在他出门之后不久,家里就给他定了一门亲事,以为他一年半载的就回来了,谁知道他一去就是五年。

未婚妻从十五岁及笄,一直等到了十八岁,实在是等不起了,就退婚了,另嫁他人,而嫁的人也不太好,毕竟是他耽误了姑娘的花期,十八岁出嫁已经是很晚的了。

对方的家人也对他恨之入骨。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