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422)

故而很多人都抓了药,有些老人更是拎了好几包药回去。

如今莲花坳有钱了,不怕抓药,且价格也很便宜,并没有多花钱。

温润这个就不行了,一群老卒们进了门,等待陆神医给诊治呢。

陆神医一看这些老卒们,发现他们看起来也不错呀,气色也蛮好的,身材也很不错,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一些。

这都是温润调养得宜的结果。

而且他们收拾的非常干净呢。

跟一般的乡下人还不太一样。

结果号脉的时候,陆通这神医就皱眉了:“身体暗伤挺多的啊?”

“一辈子在战场上打滚儿,这都算是好的了。”

“每天热水泡脚,也不能解决问题,只是治标不治本。”

“这都够好的啦!”

“药酒,百花露酒,很不错的。”

于是神医陆通知道了温润还有这么一个药酒,就拿来方子研究了。

不止是药酒,温润还提议:“什么拔竹罐子,贴膏药,推拿什么的,尽管来。”

这倒是好提议,只是谁来呢?

那些小姨子们就有了用处,给这帮老卒们提供医疗服务。

这里头未必没有看对眼的,有的人见一面就相中了对方,也有的人是相处了几天才有了感情。

这个温润就不管了。

他家开始收粮食了。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租赁人家少了两个,那就是老倪家跟老程家。

隔壁老杨家依然是给王瑾,其他人来送粮食,依然是在老王家吃饭的,十头大肥猪,还每人拎了一只烧鸡回去。

热闹了两天才完事。

陆氏医馆也买了一些村民家里多出来的粮食。

他们家人多啊!

而后温润又去了一趟县衙,他们的秋收赋税和劳役,就算是全免了。

温润在县衙跟县令大人一起吃了一顿饭,只是县令大人貌似有点心不在焉。

“您这是怎么了?”温润看辛县令这样,有点郁闷啊。

“这年秋天算是丰收了,可明年就是我在这里的第三个年头,也不知道能不能善始善终。”辛县令郁闷的道:“上头的情况也不太乐观。”

“哦,三年了啊!”温润明白了,他的忧虑是在哪儿了。

按照这个时代官场上的规矩,县令三年一任,也就是三年之后,看他的政绩如何,是平调去别的县城,还是上升去当知府?

这就看他的政绩如何了。

“是啊,三年了,要是能有点政绩,上升就有了理由。”辛明大人跟温润也是有什么就说什么:“上头的人说了,我这三年做的不错,可是没有什么明显的政绩,恐怕难得升上去。”

“为什么呀?”温润觉得辛明大人做的不错,这三年来,年年风调雨顺,治下也出了几个官员,虽然是武官,那也是官儿啊。

“这里几个县里头,只有永宁县最为贫瘠,我呢,在这里兢兢业业三年,也没有什么好的改善,永宁县依然是贫瘠的县城,我这点政绩,还是因为你。”辛县令看着温润,眼神很是温和。

“我?”温润都有点懵圈了。

“对,你是我们永宁县的雅士。”辛县令道:“可是县令考核不是光看这些的……。”

“这个,大家缪赞了。”温润也知道,县令的考核是看综合成绩。

辛县令告诉温润,除了教育之外,还要看赋税和钱粮,以及治下的人口增长,治安情况,捕捉盗匪的数量等等。

别以为古代的官员好当,一些大权在握的官员,要是做不出什么成绩来,那可是很丢人的,吏部考核分为上上、上中、上平、平、平平、下、下下的字眼儿。

其中一般都是平和平平,要是上中的话,会有升职的可能,或者是从这个县,调另外一个县。

比如说永宁县就是个贫瘠的县城,在朝廷里的定位,是一个下县。

要是辛县令治理的好,他就会从这个下县,调入一个中县当县令。

如果是上平的话,就会调入一个跟永宁县差不多的县城给他治理。

这样的话,能出成绩的机会有,可是能不能出好成绩,就不一定了。

所以一般下县的县令,想要上升很难,可是辛县令的意思很简单,他上头有人,只要有一个亮点,他就能升上去。

可这个亮点,他没有!

永宁县平平无奇,出了个雅士,有什么用呢?民意就那样了,辛县令也不是什么亲民的官儿,在他的治理期间,也没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

剿匪还是全方面的,整个永清府都被卷了进来,这个做不了什么文章的,那么多综合条件,辛县令想要满足,难!

第180章 办理了户籍

也怪不得辛县令心事重重的了。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