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438)

等到辛县令当了辛知府,那他们永宁县就算是再有新的县令到来,那也是要小心一些的,不然他们可以去府城告他。

相信到时候辛县令不会不管他们这些“老乡亲”们。

温润陪着这些人说了很多,气氛相当的好,等到许攸抱着儿子过来,大家都一股脑的去看新生儿了。

小家伙儿养的很好,胖嘟嘟圆滚滚,大眼睛滴滴溜溜的,一看就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

别看才满月,当父亲的许攸,是亲自抱着儿子来给大家伙儿看的,显摆的很。

被几个人好一顿说笑,而且许攸还让温润也抱一抱:“我大儿子,你抱一下,沾沾你这雅士的文气。”

“好,我抱一下。”温润抱了过来:“哟呵,还挺沉的啊?”

“正经不轻呢。”许攸十分得意。

温润又把宝宝还给了许攸这个亲生的父亲,然后往孩子的襁褓里,掖了一块玉佩,这是彭飞送给自己的几块玉佩之一,是蒙山玉,雕刻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长寿桃。

第186章 可算回来了

送给孩子非常合适。

“起名字了吗?”大家七嘴八舌的问。

“起了,起了!”

“叫什么呀?”

“许毅,毅力的毅。”

“好名字啊!”

“果断坚决曰毅,强而能断曰毅。”

孩子的名字是不错,众人夸奖一番,就放许攸抱着孩子去别处了,毕竟孩子满月,他们不能霸占父子俩太多时间。

满月酒忙活了一天,第二天早上,温润跟许老爷以及许攸用的早饭,饭后跟许攸去了他的书房。

许攸还是红光满面的样子。

温润看他那样,估计也没什么心思谈正事:“要不,过几天我再来?”

“算了算了,你说吧,要干啥?”许攸收敛了一下,他自从有了儿子,就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架势。

“好吧,我跟你说说,我们昨天商量的事情。”温润将大家伙儿说好的,跟许攸又说了一遍:“我住莲花坳不方便,城里你带头,这样以后你也能有个好名声,而且能起到带头的作用,等到后年你去京城赶考,这一府的生员,都唯你马首是瞻。”

温润想的很长远:“何况这在当地,也是个大事儿,你已经成家立业有了后,这办事儿上也要稳当一些,让人知道你的手段。”

“好,听你的,听你的,你这办法,还真是新颖。”许攸想了下就点头了:“我会负责的。”

“那就行了,明儿我回去,今天先去买点东西。”温润跟他说好了就放心了,出门去买了一些东西,第二天回到了莲花坳。

然后先是去了隔壁的杨家,跟杨大叔说了点事情,然后杨大叔去请了三位乡老来,四个人商量了半天才分开行事。

今年或许是因为雨水充沛,这才下了头一场雪,很大的雪,还没等溶化,第二场雪就下来了。

今年冬天大家储备的柴火算是充足。

温润看风雪这么大,特意带了两车柴炭,五车柴火,送去了书院,同时,在书院里跟许攸碰上了,俩人跟两位先生与山长说了很多,后头回来莲花坳,温润就猫冬了。

这三五天的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让人无奈。

可景色是真的美啊!

温润在冬月十五的时候,还上了竹亭,带着两个弟弟以及一个书童,四个人凑在竹亭里看雪景,四个人喝着砂锅莲藕炖排骨汤,还啃着个排骨,还有一大壶的热汤,在砂锅里煮着的时候,没汤了就续一锅,四个人喝的不亦乐乎。

“这雪景可不多见,这么大的雪。”两个弟弟趴在那里看雪景,陈旭也在看:“这天气冷的诶!”

“是吧?这大雪纷飞东风白。”温润看了看他们三个。

“纷飞东风白如昼。”

“东风白如昼夜短。”

“白如昼夜短大雪。”

“最后一句不合适,不能过分的牵强附会,重新说一个。”温润跟三个小少年说一些诗词歌赋上的事情,还有一点四书五经的释义。

不过四个人很快就被陈强家的叫下来:“大冷天的想喝汤就在屋里喝,这死冷寒天的跑外头看什么,赶紧回来。”

于是四个人灰溜溜的下了竹亭,回到了房间里。

“也不知道武师傅们怎么样了,在那边理疗,情况如何。”两个弟弟还挺惦记那些老卒们。

“放心吧,他们享福着呢。”温润四口一说,给他们三个布置了一点功课。

然后自己就专心看书了。

温润以为日子就这么过了,他还期盼着腊八呢。

结果第二天下午,他刚给孩子们留了作业,陈旭就跑来了:“老爷,梁二哥来了。”

“他回来了?”温润一愣,随后问他:“那千户呢?”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