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453)

东西不多,但这是县令大人给乡老们的辛苦酬谢。

这份礼物减去一封点心,水果硬糖球儿,送给年龄超过六十六岁的老人,不分男女。

如果超过了七十岁的老人,就加两封点心。

超过了八十岁的耄耋老人,则加上两匹大红色的绸子。

莲花坳三个乡老也得了东西,觉得很有面子。

送东西来的是元刀捕头,他特意来了老王家,拜了个早年,知道王珺在家,他的态度很是谦卑,温润是在客厅里接待他的:“过了年,县令大人可能要高升了,你打算好要怎么办了吗?”

“听县尉说,他们好像都要跟着县令大人走,不管是平调还是高升,这县尉的位置,小的想图谋一下,不知道能不能成。”元刀捕头小心的道:“县丞是没法图谋了,县尉还是有点希望的。”

“可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温润看他就等着这句话呢。

“只求您能在辛县令的面前,说两句好话。”元刀捕头现在看出来了,辛县令很重视温润,他的话,辛县令会作为参考的,而且很有可能是直接指定谁当县丞。

上次他没能拦得住那个金大洲,这次肯定不再犯错误。

来了老王家,他没见到王珺,只见到了王珺身边的百户,也就是梁二。

而老王家很忙,年前一直在迎来送往,且温润跟人都说了,王珺在家,等到过年的时候,两个人会一起登门拜访。

第192章 欢欢喜喜过大年

与去年一样,温润给村里人写对联和福字。

只不过在门口接待众人的是王珺,他可比陈强家的方便多了。

跟谁都能说上两句,扯上亲戚。

大家的祖上都是从一个地方逃难出来的流民,亲不亲,故乡人啊。

江南这边根本不可能会有火炕,可是他们一群流民落脚的村落,就有火炕。

“老徐叔,今年发财了啊?”王珺跟人打招呼。

老徐一身崭新的衣服,头上的也不再是狗皮帽子,而是兔皮帽子。

一双锦缎面子的棉布鞋,腰上扎着皮腰带。

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以前老徐叔愁眉苦脸,他们家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只有大儿子成亲了,二儿子都二十二岁了,还没相看人家,都是穷闹腾的,

他们家两个姑娘还小,要不然,他真的要跟旁人家“换亲”了。

所谓的换亲,就是家里男孩儿女孩儿们,分别嫁给对方的妻子或者是丈夫家里。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证明家里穷的只剩下人了。

“发财没有,就是日子好过了很多,正在给你二哥相看人家,是树林场那边的闺女,家里有五个哥哥,两个妹妹,是个好姑娘。”老徐叔将手里拎着的两只酱香鸭给了王珺:“这是你婶子自己做的酱香鸭,今年养了五十只鸭子,长成了四十六只,杀了四十只,留下六只下蛋,这四十只啊,给亲家送去十只酱香鸭,十只顶了那个赋税钱,剩下二十只,自家吃!”

以往能有四BΕíЬèì只鸭子自己吃,就算不错了,可是今年有二十只,家里隔三差五的就吃一只,老婆子的手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自家婆娘的酱香鸭,在本村可是一绝呢!

“是吗?那可得抓紧了,徐二哥的好事儿近了,那徐三哥呢?他好像也应该差不多了吧?”王珺将东西接了过来,递给了身后的陈旭,小少年拎着酱香鸭,闻了半天,馋的很,拎去后头,让人赶紧剁了,晚饭好吃这个。

这边本地的风味是比较偏清淡的,而酱香鸭却是浓油赤酱的重口味。

这是独属于流民的手艺,是流民带来江南本地的风味。

“也在相看了,先把你二哥的亲事办妥。”老徐叔乐呵呵的搓了搓手:“我先进去拿对联了。”

“去吧,去吧!”王珺乐呵呵的也农民揣。

老徐叔进去之后,温润给写了对联和福字:“成亲的是,跟我说一声,我给写个喜庆的对联儿和大红喜字。”

“那是肯定的,肯定的啊!”老徐叔现在可是很高兴的,小孙子上了私塾小班儿,二儿子相看了好人家,那亲家对女儿能嫁入莲花坳这块宝地,十分的赞同。

至于三儿子,小子才十八岁,还来得及,慢慢相看人家。

家里的两个姑娘,也得好好的养着,以后出嫁了,也要挑个好人家才行。

送走了老徐叔,后头还有人来,老金家的金大哥过来,也是求对联福字。

忙活了一小天儿,总算是忙活好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好么,餐桌上特别丰富。

“这都是大家伙儿送来的美味佳肴!”陈强家的笑着道:“凑了凑,拼了好几个拼盘,大家动筷子吧。”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