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534)

没办法,全家干脆关了大车店,回了县城里,找大夫开了安神的药汤子,要养一养心神。

永清府那边也因为一口气砍了那么多人的脑袋,而风声鹤唳,很多人家也不敢随便外出了,索性这会儿天气迥异,大家不出门就不出门了。

倒是永宁书院,吴山长开了个早会,让所有学子都闭紧嘴巴,不要随便跟人透露什么:“要不是莲花坳富裕之名外露,也不会惹来贼人觊觎,都挺清楚了么?”

“听清楚了!”所有人都异口同声。

但是几个温氏族人,眼神闪烁不定。

就这么一个糟糕的天气,还有外地人来永清府,那是应该的,永清府好歹也是水陆交通枢纽。

可是特意从永清府,千里迢迢的走陆路来永宁县,那就有点意外了。

永宁县的码头现在可是封冻时间,根本不能行船,且永宁县只是水路上的一个县城,就算是做买卖,也得选永清府啊,永宁县的买卖可不那么好做。

但是七八伙商人,五六个商队,竟然都奔永宁县去了。

他们也的确是行商,有货物为证,永宁县再怎么说,也不能拒绝他们的进入。

温润觉得都闹腾成这样了,也该完事了,可是这一天,他正在看一孤本,也打算抄写几本下来,免得孤本失传,南宫易就来了。

“你怎么又来了?”温润觉得南宫易一来就没好事儿。

“我也不想来,但是没办法,你这里事情不断。”南宫易没好气的躺在了温润书房里的贵妃椅上:“我听到风声,那帮人大概是全军覆没了吧?还是没机会再卷土重来?反正他们是消失了,可是道上有人传出消息,悬赏一万两银子,找那三个孩子,有人透露消息说,孩子就在莲花坳,正确的说,是在你老王家!”

“凭什么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吗?”温润一听就炸毛了。

“你跟那些藏头露尾的官面上的人可以讲道理,说证据,你跟道上的人,也讲道理啊?”南宫易叹了口气:“那帮人就不是讲道理的人,他们只论拳头。”

“这怎么还没完没了呢?”温润叹了口气:“那我怎么办?”

“凉拌吧!”南宫易继续叹气:“我让人放出风声,说我在这里,我看看他们谁敢来这里闹事儿。”

“是吗?”温润明显不信。

果然,也就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又有人摸上了莲花坳。

这次来的是一个人,跟个独行大盗似的,摸上了莲花坳,直奔老王家,翻墙越屋,如履平地。

三更半夜的,像是一片落叶一样,轻飘飘的落在了老王家的中庭院落里,一点声音都没有。

但是他落下来之后吓了一跳,因为老王家这灯火通明的样子,这可不像是一个普通人家该有的阵仗,这灯笼挂的也太多了。

作者闲话:

补昨日的一章

第224章 闹妖精了

不说这灯笼多少,就说这亮度,照的跟有月亮地似的,虽然没有到纤毫毕现的程度,可也绝对是亮亮堂堂!

让做惯了夜行人的家伙,有点无法适应。

他一贯是摸黑行动的人,没这么亮堂的时候干过活儿。

俗话说的那种“见不得光”……。

“这也太亮了。”来人嘀嘀咕咕,这么亮,一晚上多少灯火钱啊?

他可是半夜摸过来的,结果半夜这里都这么亮。

“谁!”

他刚要往主卧那里摸,根据大户人家的规矩,能住在中院的肯定是上房,卧室都是家主在住。

如果真的收留了那三个孩子,抓住家主就能知道一切,大不了以这家家主为人质,逼他们交出孩子。

可是刚进来,刚刚动了一步,就被人给发现了。

瞬间,这个庭院里,就冒出来好几个……妇人!

这些妇人穿着有点臃肿的皮毛衣服,手里头拿着的都是什么东西?

锅铲子,菜刀,水果刀……反正不是什么常见的武林兵刃,看着怎么就那么奇怪呢?

一群内院妇人。

这个人在黑巾蒙面之下的嘴角哆嗦了一下,他这么多年干活儿还没遇到这种情况。

“啧!”

“二姐,这家伙竟然看不起我们!”

“是啊,五姐,好像还嘲笑了我们!”

“上!”

那个人也不吭声,就想趁早先把这几个妇人料理了,他好摸进去。

幸好这群妇人没有大呼小叫,看样子到底是大户人家,这仆妇的涵养不错,懂规矩。

因为这个人去过很多大户人家,知道大户人家规矩多,比如说,夜晚不许见哭声,白天不许没事儿扒拉算盘子等等。

挨打了也不能嚎叫,要喊“小的知道错了”什么的,越是大户人家越是规矩吓死人。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