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552)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吴山长摇了摇头:“千金散尽还复来吧。”

“也只能如此了。”温润道:“书院里可缺什么东西没有?”

“没有,你上次来,突然给了书院很多东西,我就知道有问题,让人关闭了书院,不管是家远的还是近的,都给我在书院里苦读。”吴山长道:“我知道你那里不太平,其实你不知道,这县城里,也不太平,有人冒充你的名义,给我送信,让我出县城去莲花坳,说是有要事找我商议。”

“我没有啊?”温润诧异的道:“我没给任何人送信。”

“是啊,何况我是你的师长,是先生,你有事情,可以找我来商议,没道理请我去你那里,何况那字迹也不是你写的,语气和用词,都不怎么样。”吴山长笑着道:“我就知道,有人冒充你,想要钓我出城,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打算,不过打定主意不出门,别说县城的大门,就是书院的大门也不出去,就等着你来了,不见到你本人,他们就是说破大天去,也没用。”

“那就对了!”温润竖起大拇指:“还是您老智慧,您是不知道,我们那里就跟闹了妖精一样,有天晚上,我弟弟愣是说我在院子里头喊他,让他出去,他愣是没敢出去。”

其实那天晚上摸上门来一个叫千骗独行盗的家伙,不过后来就被七花姨姨给宰了。

人长啥样他都不知道哦。

吴山长叹了口气:“你们家有钱,难道连那些江湖人士都有所耳闻了?这太奇怪了,而且你家好歹也是个武官人家。”

一般朝廷跟武林,都是不相干的。

大家颇有一点“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董浩将军抄了朝廷在江南今年的赋税粮饷,那可是一笔巨款啊!”温润摇头晃脑:“他的孩子被人追杀,这帮人为的是钱,给钱就能买平安。”

就是给的多了一些。

温润在县城里走了一圈儿。

又采买了一些东西,回到了莲花坳。

出去走了一圈儿,舒坦多了。

温润到了家里,安定下来了,才消停的看起了抵报。

朝廷的抵报上,倒是说的仔细,四皇子五皇子是“逆子”,朝廷上群情奋勇,朝臣们都很气愤。

当然,没有气愤的都被抓了起来,那都是四皇子五皇子的拥趸。

现在什么结果,不是抄家就是下了大狱了。

抵报上甚至也写了三皇子殿下,带兵勤王的事情,理由给得很冠冕堂皇,一看就知道是粉饰太平。

只说带兵勤王,没说一路上的艰难险阻,一派祥和的气氛下,温润察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波涛汹涌。

不过在这莲花坳,就真的是风平浪静了。

因为温润花钱买了个平安的关系,江西那边传来的消息,也证实了这一点。

南宫易告诉温润:“那布政使死的早了,要是现在的话,也摆脱不了抄家灭门的命,便宜他们了,你还花了钱。”

“我当时不花钱,也等不到现在的胜利啊。”温润道:“没事了,这会儿肯定天下太平了。”

“对,天下太平了。”南宫易也乐了:“没看出来,你小子还有点果决。”

温润呲了呲牙:“要腊八了,喝了腊八粥,就预备过年啦。”

“你这打算的也太长久了。”南宫易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这才十一月中旬。”

温润在莲花坳猫冬过日子,本以为真的是天下太平了,可是很快,就发现,现实还是那么骨感。

第232章 陈旭的身世

进入了腊月,腊八粥温润是喝上了。

今年冬天比往年都要冷一些,莲花坳库存的柴炭都有些捉襟见肘,幸好温润有习惯性的买黑煤,冬天的时候烧火墙用,现在多亏了这些黑煤。

几天是腊八当夜,温润让人烧了火炕,压了黑煤上去,这样起码能烧半宿,下半夜有人起来续火,这样的话,整晚都是热乎的。

温润在天黑之后,打着灯笼,巡视了一圈,家里的门都上了锁,灯笼都亮着,所有人都入睡了,安静的夜里,他也想去睡一觉了。

陈强家的知道老爷的习惯,于是她守在垂花门那里,看到老爷过来,就提着灯笼过去:“老爷。”

“小姐她们都休息了?”温润说的“小姐们”,指的是王玫和董月,以及董星三个,不单独说王玫。

“都休息了,如今马三儿家的在这里过得不错,孩子大人都好。”陈强家的道:“奶水也足一些,比在陆氏医馆强。”

“这是为何?”温润觉得自家恐怕没有陆氏医馆那么专业。

“在咱们家心里舒坦,在陆氏医馆终究不是自己家。”陈强家的道:“而且在陆氏医馆是要花钱的,在咱们家不用。”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