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624)

“三嫂好手艺,这道菜,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大酒楼的招牌。”温润是真的觉得这道菜,完全可以卖给鸿运大酒楼那种地方。

“卖倒是想卖,可谁买呢?何况这道菜要求特别高。”月姑道:“我们这样的小船,捞到的鲈鱼,都是凑数的,还有不少都很凑巧。”

“大船每次都能捞到的,比我们强很多。”赵良子道:“其实大酒楼未必不能准备齐全,就我们姑侄俩是个见识短的,也不太敢冒头。”

他们是怕被人给骗了,或者是贱卖了这门手艺。

温润想了想:“你们若是放心的话,我找人来买这个方子,鸿运大酒楼的总掌柜,张家大哥是我们自己人,他也是莲花坳出来的,肯定不会骗你们。”

何况这里头有他的份子在,鲁明也会给个好价钱。

而且这道菜的确是很好,主要是胜在“新鲜”、“色香”和“味美”上。

烹饪的手法,火候的掌控,都需要。

“如果能卖个高价,那最好。”张三儿是知道,温润在这方面,很有点天赋,老王家过得那么破烂的日子,都让他经营的有声有色,甚至还富富有余。

他还指望媳妇儿家,能过上好日子呢,这个做菜的方子,别人未必不会研究出来,但是如果他们能提前一步,那么这道菜,就有可能成为一道主菜,甚至是名菜。

那价格肯定不低,这样的话,媳妇儿也能给侄子留下更厚一点的家底。

温润就真的把这件事情记住了,第二天就去找了张大哥。

“真有这样的好菜,那可一定要买下来。”张大哥兴奋的道:“你是不知道,今年是新皇登基之后的第一个年,很多酒楼都推出一款新菜,谁家的菜最好,谁就是这府城里最好的酒楼,一直能延续到下一个皇帝登基!这是酒楼的规矩。”

其实就是几个大酒楼的潜规则,形成的默契。

主要是,他们也想借一下新皇的新气象。

“这有什么可斗气的呢?”温润不明白了。

“你不懂,新皇登基之后,官员们有烧龙尾,酒楼也有献菜的举动。”张大哥道:“不管是哪个地方,都得给新皇上贡不是?若是菜品入选,那酒楼也就随之扬名了!我们这鸿运大酒楼,虽然是本地大户,名气是大,地方是好,服务周到,菜品也独特,可就是没有底蕴,在上头没名气啊!如果真的有了,那可是大大露脸的事情。”

“那行,你跟我去一趟。”温润带着他,又去了一趟老赵家。

这次老赵家姑侄俩用心做了一顿麒麟蒸鲈鱼,李总掌柜的吃过之后,一拍桌子:“就这个了!菜谱我愿出一百两银子,购买下来!”

“一百两?”姑侄俩惊讶了,他们俩以为十两八两的就够了,最多二十两。

“我买下来这个方子,你们也别太高兴,我跟你们说,这道菜,以后你们不能随便坐,也不能再交给别人了,不然我可吃亏啊!”李大哥吓唬他们:“不过啊,也不是以后一辈子都不能做什么的,只能说,以后十年八年的谨慎一些,等过了十年八年的,你们再做,也没那么严格保密了。”

其实一般的新菜、奇菜等等,一经推出,传遍天下之后,总会有那种精通厨道的大厨,研究研究。

等到三五年之后,就该遍地都是了。

当然,口味或许不一样,但是七八分像还是能达到的,有的甚至是八九分相似。

那个时候方子被人琢磨的差不多了,也就无需保密了。

如果成为御菜的话,那保质期,还能长一些,七八年也够了。

“行,行!太行了!”月姑高兴的道:“这道菜平时我们也不做的,那啥,也做不起,太讲究了,家里也没那么多食材弄这个,卖!卖给你,一百两银子,一文钱都不能少!”

一百两银子啊,她可以给侄子当家里的存银。

甚至可以买到一艘中型的船只,将来渡江,打鱼都可以。

剩余的钱,可以留着,存起来,然后家用就一边赚钱一边花。

月姑打算的可好了。

赵良子想的是,这是姑姑的手艺,卖的银子,到时候,可以陪嫁给姑姑当压箱底的银子,将来在夫家,也能站稳脚跟。

如果天可怜见,姑姑有个一儿半女的,那这钱,也可以给孩子攒着。

双方很快的就达成了协议,温润做的中间以及保人,一百两银子给的是现银,不是银票。

成色不错,温润很满意。

而且张大哥够意思的很。

他特意第二天送来了谢礼。

给赵氏姑侄俩的谢礼,说是感谢他们给了一个好菜的菜谱。

谢礼是特意挑选的,两匹正红色的绸缎,两匹正绿色的锦缎。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