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627)

“拉倒吧,我是来参加文会的,总不能每次都要跟人斗诗吧?那成什么了?”温润才不搭理什么文才子呢:“进去坐着休息一会儿,来的时候,一路都在贪看风景,现在还有些腰酸,对了,我饿了,给我来两碟点心,还有一壶热茶,这五个孩子进来伺候我这个先生。”

“行行行,你怎么都行。”吕山长乐呵呵的道:“那人找上门来,我可拦不住了。”

温润就当没听到,带着人进了屋里头。

这会儿里头不少的罗汉塔,里头没燃香,但是壁瓶里头都插满了盛开的梅花枝子。

壁瓶也叫挂瓶,这个花瓶就像普通瓶子从中间竖着劈开了一样,被面有三个空,是用来挂在墙上的,正面是青花。

是从明代中叶才开始有的一种装饰品,一般要看年份无损坏的都比较值钱。

如今里头插满了梅花,就像是走在梅林里似的,香味自然,温润看了就笑了:“怪不得这屋里屋外都是梅香呢。”

屋里头也布置的跟梅林似的。

高处还挂满了照明的大灯笼。

屋子里的人不少,可大家都在说话,三五成群,悠哉悠哉的样子,特别闲适。

温润认识几个人,也打了招呼,他们占据了房间的一个偏僻角落,这里角落有一盏很大的落地照明灯,还有两个落地盆栽,里头是微型梅花。

罗汉榻很大,上头铺设了兔子皮的褥子,七八个大靠枕,还有三五个扶枕,坐在上面肯定不冷。

旁边还有两个长桌子,上头都是文房四宝。

“先坐着休息休息,适应一下这里的环境。”温润将五个孩子都带了过来:“这文会你们也不是第一次参加,可终究是年终文会,有不少青年才俊聚集,才华横溢之辈崭露头角,你们第一次来,别紧张,也别太恃才傲物,咱们啊,就平常心,啊!”

五个人其实都很紧张,听了温润的话,就乖乖照做。

大家坐了下来,就有小厮送了一整套的茶具过来,包括烧水的风炉子,黑陶热水壶,坐在上头,还有一个很大的茶壶,里头放了茶叶,以及一整套六只茶杯。

他们正好是六个人。

“来来来,喝茶,还有点心,吃点,这可是得月楼的月团!”温润介绍道:“平时可不吃到呢。还有这个,红豆点心房的红豆糕,红豆酥!”

说是来伺候他这个先生,这会儿却是温润照顾他们五个,一如小时候那样。

五个人就不太紧张了,吃了点心喝了茶,还放松了一下心情,坐着休息了半天,终于是放松了下来。

温润也忙活的一头汗,瘫坐在那里,赏玩一支梅花:“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温润想起了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于是说了出来,本意是说给自己的学生们听,说完了就听见有人鼓掌,一个陌生的少年人出现在他眼前,这人看着像是个锋利出鞘的剑。

锐意进取,精明外露。

温润歪了歪头:“你谁呀?”

第264章 来者不善呐

“在下文卓,文少华!”这个年轻人自报家门。

“你跟谁在下呢?”王珏开了口:“我哥夫现在是镇守大营里五品记室参军,你是几品官员?”

中国啊,乃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哪怕是打仗都讲究“先礼后兵”,把礼节放在第一位,看似普通的称呼就暗藏着等级阶层的玄机,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珏挑剔的很正确,称呼这个东西,很讲究。

古人常用称呼大约有八种,从高往下排分别是:陛下、殿下、阁下、足下、膝下、麾下、在下、手下。

不难看出,这些称呼都以“下”作为结尾。

以下指上,表示对方的社会阶层地位高于自己,以至于不敢平视,只能从小往上看,仰视对方。

这是一种自谦的举动。

其中,“在下”这个词儿,经常用。

古人落座,北为尊,南为下。

长者坐在北边上席,地位最低的人坐在最南边的位置。

所以自称在下。

例如《误入桃源》就说:“我们都散罢,待明年容在下还席。”

但是这只存在于双方关系平等,只是年龄有一些差距上来说。

而且这个词儿,也不包含什么明显阶级差距的意思。

可王珏这个时候提出来,乃是因为温润是官身,真的讲究起来,那也是可以议论一番的,对方只是一个举人,还这么年纪小,态度也不好,还懂不懂规矩了?

真当他们老王家没人了吗?

还是当他哥夫好欺负?

按照这种情况,这人应该自称“学生”才对。

因为温润是官,而他是有功名的举人,仅此而已。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