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658)

对此,同治元年、六年分别准恩科中式举子于周甲邻近之科重赴鹿鸣宴。

据说有清一代,得重赴鹿鸣宴者,共一百五十余人,其中更有赏头品衔,以及尚书衔、太傅衔者,尤以阮元、潘世恩,崇保三人礼遇最优。

虽然本朝没有这个规矩,但是温润提了出来:“鹿鸣宴是科举时代的盛宴,是千千万万读书人平生最想参加的一次宴会,首赴鹿鸣代表着他们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而重赴鹿鸣,则表示他们活得长寿,多子多孙多福,可谓人生一大幸事。试想一下,若是一甲子之后,你们一群同窗,再次重赴鹿鸣宴,会如何?”

过了三十的举人们,对此可不抱什么希望。

活到一甲子之后?那得九十多了吧?难!

可年轻人,越是年轻的越是憧憬不已,比如王珏他们,才十几岁,不到二十,那努力的活一下,八十岁,还是可以的嘛。

温润又提出来,请朝廷到时候赏赐点荣誉头衔什么的,那就是锦上添花啦。

“此事,本官与诸位大人联名上奏朝廷!”辛明巡抚一拍桌子:“到时候,要提出来,是温润温举人首倡此提议。”

这是要在奏折里,提到温润的名字。

不管如何,温润也有举人的功名,算是他们文人这一边的;至于他的那个记室参军的官职……他们可以选择性遗忘。

毕竟那个职位,说白了就是王将军私人决定的,能给当个官儿,就能给拿下来,无所谓了。

可这直达天听的好事儿,又是给文人圈子里增光添彩,必须要提一提。

不能忘了温润这个大功臣。

作者闲话:

江湖这几天一直在咳嗽,很难受,全身酸痛,大家要多多的预防,就算是有了症状也不要惊慌,多喝温开水,减少出门的次数,过了这个期间段儿就好了

第277章 带举子们回老家

鹿鸣宴可以说是圆满成功,举办的很是不错,比起以往的鹿鸣宴,更加的让人印象深刻。

温润也给一群举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解元,对他的印象很好。

这一届的举子们,当然是以解元为尊啦。

这可是全省考试第一名!

吃饱喝足了才散,有点微醺的被人送了下来,温润就看到了王珺。

实在是亲卫们站在那里太明显了!

“回去了。”王珺亲自将他扶进了马车,其他人一个都没管。

王珏他们只好去了后头,鱼贯的爬上了马车,他们也喝了不少酒,而且因为高兴啊,一个脸蛋儿红彤彤的,情绪一直是兴奋的状态。

跟一群人作别之后,就被王珺带人护送着回到了家里。

王玫小姑娘已经让人准备好了洗漱的热水,洗漱过后,温润“啪叽”一下子就倒在了炕上,鼾声四起。

一直到天都黑了,点灯了他才迷迷糊糊地醒来:“什么时辰了?”

“晚上了,要吃东西,也只能吃点宵夜。”王珺将人提溜起来,给他喂了点温开水,温润又急急忙忙的下了火炕,跑了一趟洗手间,回来又用冷水洗了把脸,这才清醒过来:“他们呢?”

“都在休息呢,也有醒来喝水的,放心吧,有人照顾。”王珺道:“你还渴不渴?我让后头的人熬了肉粥,煮了冰糖雪梨。”

秋天干燥,吃点雪梨润润肺。

“好。”温润清醒了:“对了,这中了举,带他们回老家一趟吧,上上坟,祭祭祖,让先人们在地下也知道知道,后人给他们争光了。”

“应该回去一趟,但是我……我不能轻易离开驻地。”这不年不节的,他这镇守将军没事儿是不能离开府城范围的,跟过年的时候不同,过年的时候,他提前打好了招呼,可以回老家去,何况他老家也在永清府治下。

“我回去就行了,你在这边不用去。”温润道:“我也知道你这有职位的是不能随便动的啦。”

古代就是这样,虽然是人治社会,可终究是有一些固定规矩不能破。

比如武将,轻易不能离开驻守之地;文官在任职地方的时候,是不能跟地方有牵扯的,比如说收个学生啊,与当地人结亲,这都不被允许。

所以很多官员,在兄弟姐妹或者是自家晚辈的亲事上,都是非常谨慎的,不能跟当地人结亲,只能另外想办法。

王珺倒是问了他一句:“鹿鸣宴上,有相中的人没有?”

他弟弟妹妹都要相看人家了,他有点着急。

“没有合适的,解元那家伙,儿子都十岁了,入了私塾读书呢。”提起此事,温润就叹了口气:“其他人不是娃儿都生了,就是已经在秀才的时候就成亲了,还有两个倒是年纪相当,可已经定亲了,不好下手抢人家的姻缘,其他的都不行。”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