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714)

“我们打算回老家,一个是为了莲花私塾,另外一个就是看守家业,那里是咱们的根儿,平时逢年过节,祭祖也有人。”

两个弟弟其实没有那么高大上的理想,非得为官做宰才觉得光宗耀祖,他们现在已经够光宗耀祖的了。

“你们……能这么想,很好。”温润点了点头,说实话,这古代的官场,他们老王家的人还真是玩不转。

阴雨缠绵了这么久,官员们也察觉到了,巡抚辛明大人已经上了奏折,说了江南这里的天气变化,担心有水灾。

不等朝廷的指令下来,就有一个县的堤坝被水漫了过去,一个县的人都成了灾民,农田冲毁,百姓流离失所,加上阴雨绵绵。

知府大人立马组织人手赈灾,不等朝廷的指示,毕竟这水势无常,这种事情要是处理不好,估计大家头上的乌纱帽,都不保啦。

赈灾其实很简单,将所有的灾民,安排在山上,高处的位置,不容易被水淹没,其次是支援一些粮食给灾民们吃,还有调拨一些药材。

欧震大人忙的脚打后脑勺。

温润来找他办点事儿,结果就看到他惨烈的熊猫眼!

“欧大人,你这是怎么了?憔悴的我都要认不出来了。”温润看到他这样,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黑眼圈这么重?”

“还不知为了安置那十万灾民?县令一家子倒是出来了,可县令坚持最后一个走,差点被水给淹死,一来就病倒了,他手下的县丞,倒是个能耐人,一直帮他料理政务,县尉也不错,组织人手,看顾这些灾民,唉!”欧震知府大人十分憔悴:“要不是看在他尽忠职守的份上,本府都想……。”

“欧震大人,这件事情,在下有不同的看法。”温润正色道:“水势太大,漫过了堤坝,而非溃堤,这证明当时高大人在任的时候,那堤坝是修建的牢固,可谁想到这水这么大呢?”

如果堤坝有问题,那从上到下,追责的可就多了。

包括工部在内的京官,都得不了好。

何况这些人,尤其是江南道这边的,基本上都是皇帝的心腹,怎么可能让他们都落马?

可是如果牵扯起来,这些人,一个都跑不了!

但要不是人为的呢?是自然的呢?

比如温润说的理由,就很站得住脚:“你是这么看待的?”

欧震大人除了赈灾操心,就是怕被牵连,这牵连的可不少。

“当然了!”温润正色道:“府尊大人,请恕在下直言,您现在想的不该是如何请罪,应该是如何赈灾,请罪,请什么罪呢?这堤坝牢固的很,水都漫过去了,堤坝不也没溃吗?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证据,谁敢说江南道的人不尽心竭力,让他来看看,不是你我人力有问题,而是老天爷,非得发大水,这水漫过了堤坝,而不是冲溃了堤坝。”

“温雅士不愧是温雅士,看事务的眼光,果然与众不同!”欧震大人十分欣慰:“那本府写的奏折,就言之有物了。”

可不是么!

温润来办的事情,有了欧震大人的照顾,自然是快速办理,且办成了。

等到温润回到家里,发现家里大门口,停了一辆车子,还有人往车上搬东西。

家里的车马是有数的,这种牛拉着的青帏小油车,只有家里的大小姐出行才会拉出来,所谓的“青帏小油车”,就是普通的牛拉车或者马拉车。

“帷”是幕布、帐子,是车厢的围挡;青,除了是清漆刷过这车子的木头之外,还因为这车顶是深蓝色,因为古代讲究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关系。

又因为是给女孩子乘坐的,故而这小车子精致又小巧。

造型更类似于一个四柱的小亭子,四周用深色的围布遮挡,既不会让车外的人看清楚车内,又方便车内乘坐的人,观赏或者是观看外面的环境以及景色。

加上这一般都是给女子乘坐的车子,所以用的是牛车而不是马车,牛车走得慢嘛。

马车走得快,但同时不太稳定。

家里有两辆这样的马车,都是给妹妹王玫乘坐的,一辆是她常用的,另外一辆这是备用。

两辆车子一模一样,温润亲自设计定做的,他不会看错。

“这是要去哪儿?”没人陪着妹妹,小姑娘要去哪儿?不用人带着出门的吗?

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一般出门身边都会有一个或几个家里的男性亲属陪同,以防意外。

很少有小姑娘是自己出门的,哪怕身边配了一大堆的丫鬟婆子,那也是“一个人”出门。

“哥夫回来了正好。”王玫小姑娘正好走过来,穿着一身外出的行头:“哥夫送小妹去一趟兰心蕙舍吧。”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