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770)

一群酸了吧唧的文人雅士,对对子点菜,点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啊?

那鼎湖上素上来的时候挺好看,一拌开了就啥都不是了,乱糟糟的,但是味道还不错。

更有一道菜,他倒是认识,那道麒麟蒸鲈鱼。

当时在京中,这道菜可遇不可求,因为有的时候,鲈鱼是没办法活着运到京城的,死了的都能卖上价格,活的那价格更高了。

皇上只吃了一顿,就再也不吃这道菜了。

因为有点吃不起。

吃过了饭,月亮也爬上了天空,一群人举杯邀明月,各种古诗词,蓬勃而出口,最后一群人诵读了一遍苏轼的《水调歌头》。

还觉得不够,又一人赋诗一首,并且要刊发出去云云,折腾了半宿才散。

温润十分满意的看着来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的刘老妖他们,回去的时候,一个个蔫头耷拉脑,仿佛是被霜打蔫了的茄子似的。

第二天早上起来,妹妹觉得他们昨天晚上喝了酒,可能需要一点东西养一养胃口,故而这早饭就让人准备了小米粥,双黄的咸鸭蛋,红油的小咸菜,以及油炸柳根鱼儿。

温润端起饭碗要吃的时候,扫到刘老妖他们低头,呼噜呼噜吃的跟小猪羔子似的,对那红油小咸菜,一口没动,油炸柳根鱼儿,一口一个倒是吃得香,喝小米粥跟喝药似的,估计是不喜欢小米粥。

顿时不乐意了,怎么就知道吃肉呢?

于是温润看着小米粥,不动了。

王珺给他夹菜,看到他不动了:“怎么了?”

“我想吟诵一首诗。”温润摇头晃脑:“正好搭配这小米粥。”

温润抄了一首蒲松龄《客邸晨炊》:大明湖上就烟霞,茆层三椽赁作家,粟米汲水炊白粥,园蔬登俎带黄花。

这首诗说的就是小米粥。

正好,昨天还去参加文会了么,去过大明湖的。

刘老妖他们一脸的生无可恋,有个读书人在家,真的是各种难受,喝个小米粥还念叨了一首诗出来,这日子还是人过得日子吗?

怪不得王珺这小子的书房,有那么多的书!

还学的那么多,那么精,娶了个读书郎是很了不起啊。

他们是待不下去了,这两天待得是水深火热,一大早上喝个小米粥都来一首诗词,他们觉得就快要生不如死了。

飞快的干掉了早饭,这吃过了早饭就开始准备回去了。

“这么急着走啊?”王珺还有点舍不得:“不如过了重阳节再走吧?”

“你可拉倒吧!”刘老妖直摇头:“这日子我可不想继续过下去了,你自己过吧你。”

说完,带着人扬长而去,头都没回一下,一点都不留恋江南的繁华盛景。

还是京城适合他们,也不用面对一个雅士的各种文采,不用看对子,也不用喝口小米粥都酸唧唧的来一首诗,他们就是面对那文华殿大学士都没这么辛苦过。

王珺送走了刘老妖,温润将其他赏赐都放去了库房里,只留下了皇上给的茶叶。

用一个红木盒子盛放,里头是用的最好的碧色绢布裹着的,一打开就茶香扑鼻。

“一包茶叶……啥意思?”王珺不解其意。

“我明白了。”温润扒拉了一下茶叶:“君山银针,还有个别名,叫黄翎茶,意思就是,皇令查!皇上下令,查!必须查!”

“可是对方不是说,国舅爷么?”这才是王珺忌惮的地方。

国舅爷啊!

那可不是一般的皇亲国戚。

牵扯到皇后娘娘,若是查的话,前朝的风云必会让后宫震荡。

“国舅爷又如何?你没看到吗?这包裹着茶叶的绢布,不是黄色的,按照规矩,这样的皇赏,必须是黄色的绫子才对,可这个呢?是碧色的绢布。”温润指着东西道:“这是碧色的绢布包裹的茶叶,就是必查!”

“那要怎么查?”王珺动手能力十分不错,可是说起动脑来,他就不行了,不由得看向了温润。

“先把银子收拢一番,买了粮食和材料,让人开工,趁着秋天这会儿雨水少,赶紧先把堤坝弄好。”温润头头是道的告诉他:“看水退了,让灾民先返回家里,然后以工代赈,先把灾民安顿好,这些官员们都能做,但是一些被冲垮的民宅,也得尽快建起来,这眼看着就要到冬天了。”

“嗯嗯!”王珺点头:“已经在做了。”

“还有,如今你杀了这么多官员,衙门也不能一直空着,需要人去治理。虽然知县啊知府的都有人了,可下头那些真正做实事的人手还是缺的,什么县丞县尉的都有不少缺的呢,还要撸掉一批衙役,找新的人手,不然底下人容易架空新的官员。”温润道:“去跟辛明大人聊一聊,让他派人过去,或者给朝廷上折子吧。咱们不管那些,你只要管好了军营就行。”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