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815)

就是告辞的人很多,在码头上又耽误了半天的时间,才开船走人。

温润站在船头,看着浩浩荡荡的五艘大船,不由得感慨了一句:“到底是没赶上弟弟们会试。”

拖拖拉拉的事情太多,处理起来也有些麻烦。

“没事的,他们也大了,该考试考试,考上考不上的,家里都搬去京城了,以后也不用来回的跑路赶考了。”王珺心大的很,他入京可是皇上特许的,端午节之前肯定要去点卯。

“那倒是。”温润想了想:“咱们家在京城,还得买一栋宅子才行。”

第339章 路上见闻

温润担心家里的钱财不够买房子的,毕竟京城居大不易,要想在京城有一栋像样的大宅子可不容易,不止地段要好,也要有那个财力啊。

鲁明在他走的时候,虽然给了他一笔钱,可温润总怕不够花。

这上上下下好几百口子人呢。

负责伺候他们全家的人就五十多个了,其实主要是照顾亲兵们多一些,他们全家加上在京城的弟弟们,也才五口人而已。

可王珺呢?

按照规矩,他已经可以有一千人的亲兵名额啦。

无奈的是,王珺有五百亲兵都是老弱病残,别说保护他了,温润还得安排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养老。

剩下五百个亲兵,倒是都跟着王珺,上刀山下火海都没二话。

但同样的,他们的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都得王珺包了。

王珺包了,跟温润包了有什么区别?

在府城三年时间,温润别的没做,光顾着他们一群人的各种花费和消耗,这帮人不事生产,但消耗很大,温润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不论古今,养兵都是个烧钱的活儿了。

想他前世,那么发达的时候,军费也是紧巴巴的,现在这个封建时代,生产能力不够的情况下,军中的人数更是收到了控制,不然那么多军户,怎么都在家种地呢?

是因为军中能安排下,可军中供养不起那么多的军卒。

哪怕一个人一年的军饷也没多少,可是聚少成多,聚沙成塔啊!

温润能供养这么多亲兵,已经是他生财有道啦。

这还是在老家的花费,要是在京中,估计花费更多……他能不担心钱不够用吗?买个宅子,还得是个大宅子,不然装不下这么多人啊!

“放心吧,皇上已经赐了一座宅邸给咱们家,我这好歹也是京畿大营的将军,恐怕还得是大将军!”王珺却道:“到了地方肯定不会让大家伙儿没地方住的。”

“是吗?”温润闻言顿时大喜:“那感情好!”

有御赐的宅邸,不用花钱,当然好了,省了好大一笔花销。

“是,有个大宅子。”王珺其实给皇上去信的时候就说了,要有个地方住,可不能去了就要住客栈,这么多人,怎么住客栈啊?

不说那五百亲卫,就是后头跟着的家里人,还有那么多的行李,都没地方放。

客栈又人多手杂的,实在是不方便。

温润看了看两岸的风景:“这可真是,越往北,越凉快了。”

“这个时候北上最舒坦了,一直往北走,就像是一直在过春天。”王珺也说不出什么优雅的话,但他说的都是大实话:“京城那里春天来得晚,热的也晚一些,不过干热干热的,不如咱们老家湿润,热的时间也短。”

“你在京城那会儿,出门溜达过几次啊?我可没去过京城啊!”温润跟王珺聊天:“到时候,你得带我跟妹妹去逛街。”

温润在前世,倒是去过好几次首都,也在那里旅游过,进过故宫,爬过长城,还去各个庙宇里拜过神求过佛。

甚至在王府井大街那里吃过很多次的饭。

但那个时候商业气氛浓郁,传统的东西已经新颖化,再也不复原来的那种封建的韵味。

可现在不同啦!

现在的京城,可是正儿八经的古代京城。

可以说是最原汁原味的古都原貌。

“我在那里的时候,多数时间都在办差,就算是后来出门逛了逛,也只是走一走而已,你可以找许攸啊!”王珺道:“我去过的地方就那么几个,他在京城好几年了,肯定哪儿都知道怎么走。”

“哪有什么意思?我又不要他陪我。”温润简直是无力吐槽了好么,王珺这个榆木疙瘩,气死他了。

王珺挠了挠头:“到了京城,安顿好了我就得去点卯,入宫拜见圣上,然后去兵部领了兵符,去大营里熟悉地形……。”

王珺的事情是很多的,而且他这样的武将,一般到了京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拜见圣上,不管家里发生什么事情,哪怕是死了老子娘,也得先跟皇上请假再说。

何况在前朝就有明文规定:武官不丁忧。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