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874)

难道家里没有铺着老虎皮的椅子给他坐?

这还是温润第一次看到王珺“升帐”。

所谓的升帐,就是古代统兵的主帅或者主将,进入中军帐听取军情,发号施令。

一般只有大帅和大将军有这个权力,将军是没有的,这是坐镇一方的人才有的资格。

温润看到的升帐,就是一面大蠹,放到了中心点这个行辕所在地的一个旗杆子上。

所谓的“大蠹”就是一面特别大的旗,王珺不是大帅,但是他是大将军,这是一面大将军的军旗。

红色的底儿,黑色的字,上面用金线绣了虎纹,如果是大帅的话,绣的就是蛟纹了,如果大帅是皇子,那绣的就是龙纹。

但也有老帅,被特赐龙纹大蠹。

这大蠹上正中间却是个淡黄色的底儿,上面是国号。

大蠹两边就是两面将旗。

一模一样的绣着虎纹,垂着红色的锦缎条子,中间的字都是一个“王”字,证明这大将军姓王。

一个旗子上左边绣着“京畿大营大将军”,右边绣着“从二品镇国将军”。

一个是实职,一个是武散阶的荣誉头衔。

另外一个旗子上还绣着“兵部侍郎”四个大字,这个兵部侍郎就是个挂名的,可以直接给皇帝上奏折,弹劾奏疏等等,不必经过通政司等地。

三杆大旗立起来,那边就有人敲了军鼓,将军令!

温润听出来了,古曲《将军令》原来并不是失传了,而是用的地方只有军中,其他地方的都是以讹传讹,不是原曲了。

一曲将军令完毕,这里也站满了人,都是王珺名下的八位将军,但是只来了六位。

裨将倒是都来了,五十几个,站姿笔直,看来没少训练。

也是,这都是拱卫京师的精兵强将,要是烂泥一滩,皇上还不发大火啊?

众人到齐了,齐齐行礼,拜见大将军。

温润他们站在王珺左下方的一块空地上,根本没敢落座。

“起吧!”王珺一抬手:“这位是温润温雅士,本大将军的记事参军。”

又给了温润这个名头,温润抬眼看了他一眼,嗯,两份薪水到手了。

众人赶紧看过去:“见过温雅士。”

他们倒是没喊官名,毕竟一人身兼两职,不好单独喊,两个一起喊再带个姓氏,那成什么了?

何况大家都知道,皇上都喊温润温雅士了,他们岂能不喊?

名正言顺的喊一声,多合适啊!

“诸位客气了。”温润作揖回礼:“在下身后的是在下的学生们,此次来京城赶考,被在下带来,一是为了帮王大将军清查账目,二也是想在军中多体悟一番铁血之气,勿忘见怪。”

“温雅士客气了。”

“在军中肯定不会让他们吃亏。”

“咱们京畿大营的账目是有点混乱。”

六个将军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很热络,表现的非常不错。

这六位将军,分别是按照八卦区分的吴来,吴日新;花木,花甲非;粟衡,栗子宁;贺飞,贺天阳;瞿风,瞿如风;翟乐,翟华林。

六位将军都很年轻,不超过四十岁,但一个个都是有军功在身的人,且他们都是皇帝从他处调到京畿大营的,包括京畿大营里的精锐,都是从边防军那里调来的悍卒。

这么频繁得调动大患血,账目上肯定是不清楚啊!

而且他们都是武将,打打杀杀的可以,算账就不行了。

倒是后头跟着站班的几个记事、文书和七八个采买,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他们是趁着这频繁调动换将的时候,做了一些手脚的,京畿大营十万人的给养,随便扣下来点什么,都够他们吃用不尽的了,何况营中并非满员,那些空额饷银,前任没来得及收取,继任的还不知道,他们当月就写了下发,实际上已经被他们中饱私囊。

换任好几个月了,陆陆续续的他们也没少贪污。

只是仗着没有大将军在,将军们没权力查总账,就这里补一点,那里退一点,反正总是不给全乎账目,他们一群武夫也没办法清查。

并且他们打听过了,这江南来的大将军,草根出身,没怎么读过书,而家里有个结契的兄弟,是一位雅士,读书人都知道这名人雅士,那都是胸有沟壑之辈。

说起诗词歌赋肯定不差,但不一定会查账,账目上的事情,很多文人都不屑一顾。

那雅士就更不屑一顾啦!

他们倒是不怕王珺来找茬,谁知道,王珺还真来找茬了,不知带了温雅士,还任命为记事参军。

温雅士还带了他的学生们来帮忙盘算账目。

温雅士擅长不擅长账目清理不知道,但是能被他带入营中的这一群人,未必不擅长啊!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