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907)

倒是有那么几门亲戚,可现在这种情况,她们也不去投靠了,因为以前去过几个亲戚家,要么是没进去门,要么是差点被人出卖,两个姑娘已经杯弓蛇影了。

亲戚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家产什么的,全凭皇上做主。

两个姑娘倒是十分的洒脱,这一点,不知道为什么,皇上很满意。

吃喝的时候,也不耽误说话,餐桌上的礼仪也就这样,在讲究的时候,要讲究。

而现在明显不是那么抠礼仪的时候,所以什么“食不言”就没有市场了。

太子殿下还是很喜欢吃肉的,但是温润给他夹的竹笋他也爱吃一些:“这是老家带来的笋干,泡发了之后味道还是原来的那样。”

京城没有竹笋,或者有,但也是小的那种,不如江南那边产的地道。

“在京城几年,还是想念江南的菜肴味道。”太子殿下看着菜肴装小大人儿:“京城的菜肴口味偏重。”

温润这才想起来,太子殿下就是在江南永清府出生的,从落地开始就在江南生活到了六七岁才回了京城,说话口音都还带着一点江南的味道呢。

不过没人怀疑太子殿下血统问题,虽然不是在京城出生的,但是太子殿下跟皇上却有七八分像。

一点都不像皇后,据说剩下那点儿,很像先帝。

就因为如此,皇帝册封太子的时候,没人拦着。

“其实京城里也有不少好东西。”温润能怎么办呢?

只能顺其自然的接话,他前世来过京城旅游,而且不止一次,今生倒是没怎么逛过京城,可也知道一些好地方,北海啊,护国寺啊,还是不错的。

提起北海,皇上就想起了那首词:“还是温雅士深知朕心,皇后一去,朕真的觉得跟着丢了半条命似的,那些个后宫女子,没有一个像皇后一样体贴朕,就连国舅家,都有国舅的那个夫人,介绍娘家之女入宫的,都什么玩意儿啊!”

这个大瓜一爆出来,温润跟王珺都低头了。

国丈家这是要干什么呀?儿媳妇的娘家之女,要撬自家的墙角儿?

几个孩子脸色都不好看,毕竟国丈家那才是自己的亲外祖家呢。

“父皇不必忧心,如果舅母真心希望那位什么什么女子入宫,那就入宫好了,儿臣听闻冷宫那里还缺个宫女。”大公主脸色不太好看的道:“就调过去做个宫女好了,待得过个几年,升为姑姑,年老了就是嬷嬷,在宫里,还不差她那一口饭吃。”

温润暗暗心惊,大公主这手段,太厉害了。

人家送女入宫,不是来当宫女的,是给你老爹当小老婆的……虽然宫妃都是需要尊重的,但是再尊重,那也是小老婆。

“皇儿说的不错。”皇上竟然还乐了:“再有人自荐入宫,你就这么安排,那个什么寒霜殿、冷月宫的,地方还挺大。”

这两个地方,就是宫里的冷宫了。

寒霜殿里住着的都是先帝那个时候,打入冷宫还没死的女人。

冷月宫住的都是现任皇帝的女人们,打入冷宫其实并非一去就死了,有那生命力顽强的,也能活到老。

“谢父皇准许。”大公主站起来蹲了个福,很是开心呢。

这关系到后宫的事情,老王家的人都没吭声,但是别的话题可以啊!

比如说一说江南的水患,谈一谈京城京畿大营里的事情,尤其是他们查账的事情,竟然都爱听这个,说的温润都口干舌燥的了。

吃过了饭之后,皇帝打算带着他们走一走:“以前都是外出溜达消食儿的,现在不行了,当了皇帝才知道,什么事情都要按照规矩来,不然第二天各种说教的奏折都能淹没你。”

“您都是大人了,又不是孩子,那帮老倌儿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王珺对那些所谓的御史言官特别没有好感。

觉得他们每天没事儿可做,就唧唧歪歪,听风就是雨,胡吹瞎打听。

正事是一件都没看他们做,倒是一些道听途说的事情,正儿八经的拿出来,在朝堂上讨论,讨论的他去上朝的时候,都累的要站着睡觉了。

可是又不能不听他们说。

“没办法,御史言官就是干这个的,朕也是没辙了。”皇帝还不高兴呢,但是也没办法,他总得听到一些外面的消息,让人能在朝堂上开口说话。

而不是一个劲儿的歌功颂德,那样的话,估计离灭国也不远了。

“去御花园走一走吧。”皇上笑着道:“宫里头能溜达的地方不多,御花园还是能看一看的。”

其他的地方就不行了,因为那已经是后宫的范围啦。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大内最北部,正好是在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到了本朝就叫御花园了。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