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923)

寺庙是不管的,但是做生意的人,必须要和善,再说寺庙让人在这里做生意,肯定是提前就打好了招呼,清贫之家,有重病人之家,或者是上京赶考的清贫举子,甚至是那些代写书信的都是有秀才功名之人……总之,都是弱势群体。

这也是为什么,护国寺这里的人都是一些平民百姓的原因,这里是内城区,能进来的平民百姓可不多,光是九门那里想要通过,就不容易。

得有护国寺的人担保才能放行。

“我们买一点吧?”看人可怜,几个女孩子,不管是小姐还是丫鬟都有些动心了。

“你们帮的了她一时,也帮不了一世。”温润看着她们买了梳子,可是妇人的梳子本就是很好的东西,赚的并不多,因为价格也不贵。

“谢谢,谢谢!”这妇人明显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个劲儿的合十鞠躬。

“哥夫,可有办法继续帮她?”王玫看不得这样的场面,她是苦过的人,知道那种无力感。

遇到事情,王玫还是不由得看向温润。

“倒是有个办法。”温润摸了摸下巴:“等着,我去庙里头走一遭。”

“还去啊?”王珺明显不想去。

“走吧!”温润非得拉着他去。

俩人去了庙里头,找了知客僧,求见管理大雄宝殿的长老。

王珺的身份,还是能见到这位长老的,结果一见面,温润就说了个计划,听的长老目瞪口呆之余,也觉得可行:“只是不知道,温雅士与那位妇人,是什么关系?”

“没任何关系,只是妹妹心善,求我俩给妇人琢磨一个出路,在下就想到了这个办法。”温润扇着扇子,一副智慧人士的样子:“那些木梳都是做工精美,又雕刻了佛经的好东西,不妨在佛前开光,卖一些平安梳、积善梳给大家伙儿,当然,希望贵寺的主持啊,长老们,写字好的那些,在梳子上留下墨宝浮雕,也能弘扬佛法……。”

这个故事很简单,就是那个卖梳子给和尚的哲理故事。

温润用这个故事说服了这位叫榆林的长老,跟着俩人一起出去,安排了此事,那妇人其实带了很多的木梳过来,这会儿都放在了佛前的供奉台上,上头的确是浮雕了一些佛经或者是偈语,非常适合佛寺。

“以后你家的木梳,就送到寺里头。”榆林长老感叹了一句:“你为家里不惜抛头露面,养家糊口,是个心善之人,心诚则灵,佛祖保佑你家,老人身体安泰。”

妇人听说了这件事情,高兴的不得了,朝王珺他们一个劲儿的低头道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温润指着兴高采烈背着那些木梳,跟着榆林长老与知客僧进了寺庙的妇人:“这就是个例子。”

“受教了。”一群弟弟妹妹们都给温润行了一礼。

温润开心了:“好了,此事解决了,继续逛街去。”

一群人开心的跟着走,王珺看了看他:“就你惯着他们吧。”

“孩子们难得存了一份赤子之心,可得好好的保护好。”温润感叹了一句:“何况,这也是一个善举。”

如果不是今天亲眼看到,他也不会相信,真的有人在寺庙门前卖梳子。

生意是真的不好,就没想过别的?

思想固化要不得咧!

“嗯。”温润的话,王珺点头:“那边有几个番邦人开的铺子,去看看?”

“去去去!”温润狂点头,他很想知道,自己这个时空,到底是公元几几年啊?

至今为止,没有听到什么外国的名儿。

估计是外邦人开的铺子,卖的东西都很新奇,这里的人可不少,且都是一帮一帮的,护卫和老妈子最多,主子倒是少。

王珺他们这群人也不多,三五十个人,其他人都分散开,自己逛去吧,难得出门放松一下。

还有很多人都趁机买东西。

张三儿跟梁二已经带着家眷,早就脱离大部队,自己去逛了。

这边的确是有一条街,都是番邦人开的铺子,卖什么的都有。

比如他们一进来,就看到了一个香水铺子,那里头的味道飘出来,多少女眷都走不动路了。

温润家的也是一样。

一群女眷进去,一群男人傻站在外头等,不止他们,还有旁人家的也一样。

里头只接待女眷,男士止步。

半天才出来,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

温润也没觉得那些浑浊刺鼻的香水味道有多好闻,只是她们喜欢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钟表铺子,结果王珺不让他进去:“进去干什么?送钟,送终!这些番邦人真是不讲究。”

温润可强不过他,只好遗憾往前走,前头是一个香料铺子,番邦的香料也很特别。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