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95)

当然,也领教过了。

抡起这胡搅蛮缠,他们是比不得那些家伙的,而且还被人倒打一把。

一群人在温家庄,其实一开始他们也是打定主意,好好相处的,毕竟日后要在这里落脚,可是温家庄的人极其排外,又霸占他们的房子和土地不归还,那青皮头子岂能善罢甘休?闹起来他们谁都不怕,所以闹腾的整个温家庄不得安宁。

“我回去干什么呢?房子土地都不是我的了。”温润显摆了一下:“我在莲花坳,有这样的宅子,还有五百亩水田,租赁出去也能吃点租子,甚至还有盈余,何况这里的劳役和赋税,都挂在了我的名下,每年什么都不用做,大把的银钱入账,又有粮食,不愁吃穿,更有一群好孩子,让我来教育,日子过得很好。”

回去?回去做什么?被他们气死吗?

他是傻了才会回去呢!

温族长不仅放了狠话:“你买卖家产的时候,没有通过村里,买卖,恐怕不成立,要不我们就掰扯掰扯,乡老里,我还有点面子。”

他这是威胁温润,温族长当了一辈子的族长,这次也是被逼狠了,才会这么说,同时,他也是打算这么做。

“乡老?就算是县令大人,也无权过问本老爷的私事。”温润却淡定的道:“要过问我的事情,首先你得上衙门,正堂递交状纸,当然,衙门受理了你的状纸,也得看本老爷的心情,心情好就去看看什么事儿,心情不好就遣下人去训斥一顿,无稽之谈尔。”

这就是举人老爷的特权之一。

一提起衙门,在座的三位,脸色都是不好看的,只有温润依然如故,甚至还吃了一个元宝红枣糕。

作者闲话:

这事儿吧,灵感来自江湖遇到的一个事情,当时的情况,真的很气人,不谈也罢!

第52章 无奈的办法

这个时代的衙门不好进,如果要告状的话,需要经由大门二门三门的人传到大堂上,倘若不打点一二,很可能状纸都到不了主官的手上,就不知道去哪儿了。

此乃恶胥贪吏作祟,败坏吏治,莫怪时人说“衙门大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要不然,元刀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家底,能租房子开铺子,全家人都过的小康生活。

不过此事有好有坏,虽然有些治理糊涂,但同时也将一些无理取闹的人拦了下来。

申明亭和旌善亭就是做这个用的,先由乡老们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要是他们处理不了,再由衙门接手。

这能让衙门少很多事儿,也能让很多人,少走点弯路。

温村长跟温族长之所以想在申明亭那里解决问题,是因为温族长是申明亭里九位乡老之一。

他有一定的权利,可以将此事压下去,或者是向着自己这边一些,让温润就犯。

可惜的是,温润是有功名在身的举人老爷,他一个乡老,还管不到他头上!

温族长的脸色奇差无比:“你的意思,是不打算回去了?”

“是也不是。”温润淡定的道:“明年开春之后,我打算将我父母的坟茔迁过来。”

“什么?”温族长惊骇的立刻站了起来:“迁坟?”

说话声音,都带着点儿鸡鸣的动静了。

古代讲究人死为大,又有事死如事生的习惯,这迁坟,就跟搬家一样都是大事儿。

且不论是婚丧嫁娶,都讲究个风水,这迁坟就更讲究了。

迁坟?说句不好听的,恐怕都会破坏一族的祖坟和风水。

“迁坟干什么?”温村长立刻就道:“你父母埋在你祖父母身边,那里可是温家祖坟所在地,迁坟出来,无人祭祀,做孤魂野鬼吗?”

“不迁坟出来,难道就有人祭祀了?”温润冷淡一笑:“他们只有我这一个孩儿,我不孝,无法给他们留下香火,但是也不能让他们孤零零的在那里,连个上坟烧纸的人都没有,我既然出来了,家产也不要了,那么他们的坟茔,也就不留在那里,麻烦你们看顾了。”

“我……。”温村长刚要开口,温润就打断了他的话:“你不用说别的,我离开这段时间,也找人打听过了,我父母的坟茔,荒草萋萋,无人扫墓,更没祭拜,享受祭品的时候,放在那里做什么呢?哦,对了,我祖父母的坟茔,也要迁出来,那里已经没有他们的子孙后代了,没人祭拜,都迁出来吧,也省得麻烦。我小叔一家已经离开了,我父母的坟茔迁出来,也跟那里没关系了。”

“你……。”温族长喘粗气了。

温润再次打断了他的发言:“这样的话,我们这一支就从温家彻底的消失了,我知道,温氏族谱上,已经勾勒了我的名字,消下去容易,上族谱就难了,我好歹也是个举人,不是谁家的族谱,都能上的,现在我是在王家的族谱上,官方真正的用名,叫王温润。”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