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960)

“国丈已经不在了,国舅爷难道还不懂得韬光养晦?”温润一直没见过国舅爷。

但是他觉得,跟皇后娘娘一奶同胞的人,不至于这么沉不住气吧?

“不知道,以前大舅舅不是这样的。”太子殿下泄气:“现在么,看着就那么急功近利。”

聊了会儿,太子殿下不那么激动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上来了。

话题也变了:“上次听人说,您还去重阳登高,作了一首诗?”

谈到这些放松的话题,气氛就好多了。

不过说着说着,就变了味儿,因为温润听太子殿下这意思,他学问可不咋地啊!

“给你上课的都是谁?这些东西,你怎么知道的如此肤浅?”温润不由得生气:“好好的孩子,怎么学问这么糟糕?连”固所愿也,不敢请尔”都不知道?”

这可是皇太子,国之储君。

“知识很肤浅吗?”太子殿下愣了愣:“他们都说我学得好。”

他从进门开始,就没称孤道寡,自称都是“我”,跟小时候一样。

且他什么话都跟王家人说,尤其是温润,他非一般的亲近,永远记得那天,温润抱着他,宁愿拿一万两黄金,买那个杀手杀回去,也不把他们姐弟三个交出去。

这个画面,让太子殿下记忆深刻。

所以他相信,王家人不会害他,温润不会无的放矢。

“给太子殿下教导课业的都是什么人?”王珺就痛快多了,直接问了东宫的总管太监。

“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和礼部左侍郎,以及礼部员外郎、几位翰林,都是博学鸿儒。”总管太监额头汗都下来了:“因为是给太子上课的,咱家这些奴才,都不在里头伺候,都要站在门外头那里等着,能听见他们给太子讲课,但是听不太清楚。”

太监都只能站在门口那里了,何况是宫女了。

所有宫女,包括教养嬷嬷在内,那是连书房的院子都不能进的,其实东宫的书房,也就是给太子读书的地方,是一个单独的院落,有一条宫道单独通向外面,大人们可以很方便的来去,平时外头有禁军站岗,内里也有七八个太监守门。

就是怕有内宫的女眷,跟外面的先生们撞上,那就不美了。

现在太子还小,尚且如此,一旦太子有了女人,甭管是什么位份,估计这防守还得加一倍。

毕竟东宫就在前宫跟后宫的分界线上。

“那么多有文化的人,教导出来的孩子,就这样?”温润气不打一处来:“十岁了,连个术数都不知道?”

别说什么乘除法了,那点数学知识,竟然还只是他六七岁的时候,在莲花坳住着的那段时间,学到的加减法,乘除法只摸了个边儿,还没搞明白咋回事儿呢。

这是什么教育速度啊?

“没人教我这些。”太子殿下黯然神伤:“他们说,术数只是小道尔。”

“放屁!”温润气的大骂:“让你连数都不识?以后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银子?”

“那个,温雅士啊,你别这么说,谁敢卖殿下……。”东宫的总管太监一脸的尴尬。

“被人教导成这样,他就不怀疑?”温润甚至伸手指头,点了点皇太子的脑门儿:“小傻子。”

“我不傻。”太子殿下捂着脑门儿委屈巴巴的看着温润:“我哪儿知道他们教导的好坏?又没有对比,我父皇也不是什么文采斐然之辈。”

“这倒是实话,大帅不是那种读书的材料,当了皇帝之后更忙了,他可能以为太子殿下有那么多名臣大儒教导,学问过得去就行,又不是要考科举,谁知道会教导成这样。”王珺倒是为皇帝说了两句公道话:“平日无事,谁会去考校太子殿下的课业?皇上自己也没多少墨水。”

所以说,父子二人都没什么高深的文化素养。

皇上当皇子那会儿,是走的兵家路子,太子殿下现在还每天起来蹲马步呢。

而且说实话,太子殿下学武的兴趣,大过学文,可偏偏大家都希望有个文采好的储君,毕竟皇朝传承至今,已经很少开战了。

皇上的上位也是动用武力得来的,大家希望皇朝以后能太太平平的传承下去,而不是这么惊心动魄的传承。

故而朝臣们统一战线,愣是给太子殿下安排了好几个大儒学者教导。

可是谁能知道,这些人都教导了太子殿下什么玩意儿?

这水平,能拿的出手吗?

“好狠的手段!”温润却拍案而起,怒气勃发:“趁着太子殿下年纪小,皇上顾不及,就开始慢慢的养废计划,太子殿下这会儿是没人知道学文不好,将来呢?总有一日,纸包不住火,一旦泄了底,大家都知道太子殿下学问不好了,可是那么多博学鸿儒教导了那么多年,都不成才,还能担当储君之位吗?”

上一篇:不当反派去说书 下一篇:两生欢

初吻江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