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妻为嫡(224)

作者:筑梦者 阅读记录

人才,在哪个时代都是重要的财富。

看到常曦笑吟吟的,四大掌柜自以为自己猜中了,这心里才好受了些许,接下来讨论岗位的设置时,气氛异常地好,至少常曦没有大包大揽,还是留了肉给别人吃。

至于工坊的全权负责人是解明这一事,众人都没有意见,有解八爷在,这工坊几乎可以杜绝了外人来闹事,解家在宜阳城还是能说得上话的。

这边的会议开得十分顺利,那一边的俩里正和五个村长回去也召开了村民大会。

一听这附近要建工坊盖房子,招收村里的青壮年,村里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在听到那优厚的待遇时,众人的心都被吊了起来,忙掰着手指头算能赚到多少钱,听里正和村长说这工坊颇大,那么少说也得盖上个把月,这样一来能赚不少钱。

当即有人站起来高呼,“里正,村长,我报名。”

“我也报名。”

“还有我。”

“……”

一时间,村里人都络绎不绝地举手报名。

里正会几个字,就负责写名字,村长在一旁记人数。

至于有些人进城谋生了,他们的家人也赶紧让人去城里把人找回来报名,不能错过这一茬好事,听说如果表现好,后续还能在工坊里工作,天老爷,这等好事居然降在他们的头上,今年一定会有个好光景。

村里的老人一边抽着水烟一边高兴地谈论此事,不过未满十八岁的少年却郁闷了,明明他们都长得这般高大了,为什么就不能要他们?

“里正叔,我还差点岁数,真的不能报名吗?”村子里小名叫二狗子的十六七岁的少年挤开人群追着里正问道。

里正忙着记名字,抬头看到他,摇头道,“二狗子,真不行,不是我这当叔的不肯帮你,而是人家东家不要十八以下的男娃子。”

没错,二狗子是里正同族的人,这孩子爹娘早逝,一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他也同情他,但没法子的事情就是没法子,今天跟那娘们打交道,对方的强势他算是领教了。

二狗子闻言,不禁满脸都是失望,随后他又道,“里正叔,您看我长这么高大,您把我的岁数写大一点不就行了?反正那东家又不知道。”

“对啊,里正,村长,我家的娃也差了点岁数,要不您们通融一点?”

“就是,都是同村的人,人家也没有限制人数,我们多塞一个人进去就能多赚一点,大家说是不是?”立即有人起哄道,然后拉过自家才十三四岁的娃子过来,腆着脸道,“到时候就说他们只是长得矮小一点,岁数都是足够的。”然后又低声说要给俩人一人送一篮鸡蛋。

里正和村长对视一眼,这礼收得棘手,毕竟孩子一看就不达年龄,可要放过又舍不得。

不过最后里正还是拒绝了,他觉得糊弄不过那女东家,到时候连累一整村人都没活干那更不划算。

那户起哄的人家立即骂骂咧咧起来,里正到底是里正,眼一瞪,这人就老实了下来,不过仍是气愤地拉过俩娃子转身走人。

这样的一幕在周围几个村子里都上演着,当然也有人为了贪点蝇头小利而大开后门,把参差不齐的人也给报上了名。

不过这个热潮也蔓延到了城里,因为不少人急忙进城把家里的顶梁柱唤回去,这也导致了聚在一起干活的底层人都听说了。

“武老三,你真要回去啊?明天就有一船货要到,那边正招人搬货呢。”工友在劝说着。

身材壮实的武老三一拍肩上的尘土,笑道,“我家那边有工坊要建,给到每月八百文钱,还包吃,你说我能错过这等好事吗?你是知道的,我有着一把子力气,说不得还能赚到一两银子一月呢。”

扛大包一天也能赚四十个铜板,如果天天有活,那也赚不少了,可这不是天天有活,得等,再说在城里吃喝都得自己掏钱,这笔开支少不了,住那就更不能挑了,哪有家里住得舒服?

那工友听他这么说,不但不想劝,还拉着他道,“武老三,你家那边招外人吗?我也想去。”

“对啊,武老三,带哥几个一起去。”旁边听到的工友立即凑过来道。

没多时,武老三身边就凑了好几个关系好的人。

武老三皱眉道,“没听说要招外人。”

“你回去问问,要是招外人,我们也去报名。”

“对啊,在哪做不是做?”

主要是包吃这条太吸引人了,至于住,大男人哪里不能凑活着住?

武老三唯有应下,然后记下感兴趣的工友名字,当天就随着通知他的家人赶紧回家,就怕自己去迟了没了工作机会。

结果刚一到城门,就遇上了不少同村人,甚至还有周围村子里的人,他们都是一个地方的人,大家多多少少都认识,还有些是亲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