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妻为嫡(431)

作者:筑梦者 阅读记录

周大人闻言后,倒是越发欣赏常曦,这个女子说话一听就是办实事的人,遂他也不打官腔,“宜阳城虽说富裕,但总有某些村子是特别穷的,他们没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常娘子你这纺纱工坊能否迁往这些地方,有这工坊在,他们至少能有个赚钱的营生,就象这茶砖工坊带动了附近几个村子,如今扩招到宜阳城的居民,这样一来能带动不少人就业,这是好事。”顿了顿,“本宫以为可以用这个模式带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让他们也能有个温饱饭吃。”

常曦不意外这周大人是来搞扶贫的,就算在大宇朝这个环境下经济不是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但百姓安居乐业,身为地方父母官政绩上也是加分项。

想明白这个道理后,她满是歉意地道,“周大人,不是我不想,而是这事本事不好办,这么说吧,主要是我一人不能劈成两瓣,这分开两地的两个工坊,我照管不来。”

这是大实话,这里不像后世交通极为便利,有个什么紧急事情,她能及时处理。

看到周大人皱眉,她也不想让这周大人对她的印象变差,毕竟县官不如现管,与官老爷打好关系有利于她事业的进展,“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才的培养,这个目前无解,我手头上得用的就这么些人,堪堪得用,要培养一个独当一面的人才就更不容易了,周大人,还请你谅解我。”

这样推心置腹的说话,周大人还能说什么?他也不能强人所难,毕竟像常曦这样开大型工坊的是少之又少,在她之前根本就没有,如今有人看她这个模式也能用到其他的产业上,于是有人也打算模仿。

“那是本官唐突了。”

常曦看到周大人意欲起身就走,于是笑着请对方再听听她的打算,“周大人为那些贫困村子考虑,我这边确实也存在招工难的问题,茶砖工坊要分去一大批人,而纺纱工坊后期需要的是女工,前期工作却得男工来干,周大人,要不咱们合作一把吧?”

“如何合作?”周大人疑惑地道。

常曦道,“那些贫困村子有多余劳动力,何不成立一支庞大的施工队,可以招收贫困村子里的壮劳力前来盖房子,当然他们的妻女也可以来,到时候直接充进纺纱工坊里面,这样一来,贫困村子也能得到赚钱的机会。”

这个建议周大人很是心动,确实可以这样操作为他们找到赚钱的门路,但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这样,那些村子的田地岂不要丢空了?这样可不行。”

御史台若是知道他这样做是会参他一本的,毕竟农桑才是国之根本,其他的都是旁支末节。

常曦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周大人,其实这问题也有解决之法,就是每个村子的壮劳力都不全抽空,大概只抽四成,剩下的六成继续在村子里劳作,他们可以租种出来务工之人的土地,收成双方规定好分成,这样一来田地也有人耕,不至丢空在那里,而耕田之人因为多耕土地,收入相对的也能增多,周大人以为如何?”

周大人一听,顿时叫了声妙,确实这样可以实现双赢,“常娘子,常听有人夸奖你巾帼不让须眉,如今本官总算领略到了。”

“周大人过奖了,其实不过是雕虫小技上不得台面。”常曦谦逊道,随后又道,“周大人,如果纺纱工坊真的运作起来,像茶砖工坊这样一切走上正轨后,将来还会在其他地方再开工坊。”

周大人现在正是对常曦颇为赏识的时候,一听她这话就知道她的诉求是什么,“本官可以保证,纺纱工坊的各项跟官衙有来往的事务,本官都可以给予特殊通道处理。”换言之,就是不会在这个环节上卡你。

常曦这下是真的感谢周大人送上门来给她的机会,遂更加热情地要请周大人吃饭。

“听说你们茶砖工坊的食堂伙食不错,本官正好借这个机会叨扰一番。”

这回轮到常曦吃惊了,谁说的?

周大人很快就把这大嘴巴的人给出卖了,“上回跟原大人喝茶下棋时听他说了一嘴,本宫就很想来见识见识。”

“那是原大人抬爱。”

茶砖工坊食堂的厨娘们,对于常曦三不五时招待人要做小炒都习以为常了,只是听到今天来的是宜阳城的父母官,顿时群情激涌,纷纷表示要做拿手好菜招待这父母官。

周大人知晓后更是感动不已,毕竟读书科考出仕做官,就是想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官,这是每一个读书人的夙愿。

就连做陪的杜管事都不好说什么,只能暗暗戳小人,觉得常曦太他娘的会做人了,连小恩小惠都没给就能收获人心,实在不是他不努力,而是他比不上她奸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