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妻为嫡(491)

作者:筑梦者 阅读记录

回到茶砖工坊后面的院子,孙氏用早已备好的叶子水撒在儿子的身上去掉霉运,然后又跨过火盆,这才欢喜地迎儿子进去院子。

张英达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对这里的格局自然是十分了解的,很自然地就回去了他与周阿发当日住过的房间,景致依旧,可斯人已逝,看着此情此景,他的双肩不由得颓废了下来,是他对不住好兄弟……

“怎么?一场牢狱之灾就把你的精气神给坐没了?”

听到了常曦的声音,张英达赶紧擦去泪水,转身果然看到了常曦,他忙道,“没有……”

常曦并不太信他这话,对于他这样年纪的少年来说,还没有看懂生离,就迎来了死别,生活确实于他而言残忍了,但若是就此意志消沉,那就不应该了。

“张英达,我还记得去年此时你追着我轿子后的情形,当时你的眼里有光,我希望日后在你的眼里还能看到光,你明白吗?”

张英达怔了怔,想到常曦对自己的栽培和帮助,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如此消沉下去了,于是道,“常姐姐,你放心,我一定会振作起来的,连阿发的份也一起活下去。”

“这就对了。”常曦知道跨过这一步,张英达算是真的长大成人了,“我给你三天时间,好好想想你要做什么,到时候你来告诉我,你的答案。”

张英达郑重地点了点头。

常曦这才转身离去,没把时间都浪费在开导人的事情上,毕竟她言尽于此,好话歹话都说了,剩下的就看他自己了。

张英达刮去脸上的胡子,一身神清气爽的在妹妹张莲子的带领下,先去祭拜了周阿发,然后晚膳时分又吃了一顿洗尘宴。

接下来的两天,他没有待在工坊里,而是四处走走看看,他的眼神日益坚定。

第三天,他主动找上常曦,道,“我想出海。”

第269章 不趟这浑水是好事(二更)

对于张英达这个选择,常曦既意外又不意外,她直接招呼张英达坐下,“仔细说说。”

张英达原本还有几分紧张之意,不过在看到常曦没将他当成孩子来看待时,他就开始挺直了胸膛,他在向她证明,自己是个男子汉了。

“常姐姐,最近洋鬼子的船又来靠岸了,他们带来了香料和一些精奇的农作物,我都上船去看了看,他们的香料在我们这里都能卖得上价钱,至于那些农作物,不少人都觉得华而不实,并没有引起轰动,”顿了顿,“不过就算这样,他们也是能赚大钱的,再加上到时候从我们这里带走的茶叶、丝绸、瓷器,这一来一回都是钱,那我们为何不做这门生意呢?”

常曦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想做远洋贸易的,不过那时候没人可用,所以一直都搁置了,可如今张英达却说他看上了这门生意,那她自会顺水推舟助他一把。

“出海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不希望你因为遇到了困难就想着逃避……”

“不,常姐姐,我不是意气用事,我是认真思考后的,以前不这么做是放心不下我娘和莲子,可如今我发现,没有我,她们也能过得很好,尤其是莲子,她留在常姐姐这里比跟着我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不希望莲子将来像我娘一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希望莲子能有自己的生活。”

常曦听明白了,他这是希望兄妹俩分开,不让妹妹再依赖他能自己立起来,或者是这次的牢狱之灾让张英达想得更为深远。

“行,你的想法我明白了,这样吧,我安排你到海上生活一两个月,你试试看能不能适应?至于置办船只之类先不急,如何?”

张英达忙不迭地点头,他想重新出发,更想迫切地为常曦赚到钱。

常曦唤史阿香进来,然后通过她联系上司理。

今年司理没再做詹姆斯的翻译,而是奔波在海上的岛国与陆地之间,开始运输粮食,她知道这是解晋与司理之间的交易,所以她从来不过问。

对于她要安插一个少年过来跟他,司理没有意见,看过张英达之后,对于这个沉稳的少年,他颇为赏识,“行,我替你训练他,不出俩月,他就能独当一面。”

常曦赶忙道谢,然后让张英过回去跟母亲还有妹妹告别。

陈氏舍不得儿子,哭着让他不要走,留下来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

张莲子却是沉默着给兄长收拾行李,看着哥哥年轻的面庞,她道,“哥,我等着你展翅高飞。”

张英达一把抱住妹妹,然后提起行李头也不回地走了。

陈氏哭得不能自抑,张莲子却不劝慰,她过来找到常曦,“常姐姐,我能跟东篱姐姐或者小桃姐姐学东西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