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门找回我后(36)

根本没人注意到她。

林溪站了会儿,没了耐心。

正在搜湖的居民和官兵,听见一声中气十足的“啊”~

转身看去,便见到一个华服姑娘坐在地上。

人群纷纷涌了过去。

不过半个时辰,林家落水的姑娘找到的消息传遍了京城。

原来她被暗流卷入了外面大湖,自行爬上岸受惊之下躲了起来。

眼下周帝已经召她回宫问话了!

几乎所有人都长松口气!没死就好!

周帝整晚心神不宁,三位皇子和平宁公主更是在殿前跪了一夜。

这一晚形势不明,日日弹劾英国公“功高震主”、“杀人如麻”的文臣们也是战战兢兢。

若是梁境安真如他们弹劾的那般……要如何是好?

就算不谋反,周帝向来看重英国公,为安抚他,发落太子和端王又该如何?

届时是发落太子更重?还是发落端王更重?

今日蜡烛耗费无数,更是无数人念着阿弥陀佛!

周帝打算在兴庆殿见人,他差人把三位皇子和平宁公主都叫了过去。

眼下事情闹这么大,朝野皆知,必须要有一个说法平息风波。

跪了一夜,沈重霄还能勉强支撑,只是走路姿势有点僵。

他半悬着心落了地,不管如何,他不希望林溪就这么死了。

太子和端王都须由宫人搀扶,才能行歪歪扭扭的行走。

平宁公主养尊处优多年,从未吃过这种苦,她是被两个宫人左右两边架住,生生地给抬过去的。

兴庆殿中灯火通明。

皇后和丽贵妃求见,周帝也都允了,让她们一起旁听。

林溪被宫人领着进入殿内,她低头上前一一见了礼。

周帝不动声色打量着英国公的嫡女。

眉眼有几分像年轻时的英国公,梁境安未曾冠礼前,被人夸貌若好女。

而那时候的自己,还只是最不起眼皇子。

气质清清淡淡,或许是受到惊吓,一直垂着视线,看着有几分孱弱。

不过背挺得很直,仪态落落大方。

周帝对人印象不错,放缓了语气:“我是要先问问你,既然平安无恙,为何躲了这么久不现身,你可知为了寻你外面闹翻了天。”

林溪还未作答,皇后抢先一步,打抱不平道:“太子和两位皇子,平宁公主可是跪了一夜。他们何其无辜?”

林溪退后了半步。

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微微抬头:“臣女并非不小心掉入湖里,而是有人从后面推我入水!有人要害我性命,我才不敢露面怕再遭毒手!”

殿内众人:……

啊?这不至于吧?

周帝怔了片刻,这才问:“你说这话可有依据?”

皇后蹙眉道:“为免于处罚而故意搬弄是非,可是欺君之罪。”

林溪迟疑几秒,声音坚定地说:“那人穿了绿色衣衫,梳着双平髻,瓜子脸,右耳有颗红痣,左手有疤痕。”

怎么样,特征明显到找不出第二个人吧。

周帝很是意外,他本来想找人进宫安抚赏赐,再敲打太子和瑞王一番。

未曾想到眼下林溪条理分明的告发……

可是牵扯到皇子的宫闱丑事,宣扬出去岂不是引人笑话。

子不教父之过,也会让他日后名声蒙羞。

林溪看着犹豫不决的皇帝,心下了然。

周帝本就性格宽厚,老了就更奉行中庸之道。

他清楚得罪文人的帝王,死后都没好名声,也有所担忧。

如今年纪上来了,为了明君贤名经常和稀泥,借以拉拢文官。

一边任由朝中大臣弹劾英国公,一边却不为所动,对英国公一如往常信任。

在林溪看来,舅父会在几年后被污蔑叛国,便是早在今日就种下因果。

只要换了个皇帝,那些构陷自然会成为扎入心脏的利刃。

舅父死前的那场仗,敌我极其悬殊,援军和粮草都迟迟不到。已是四面楚歌,朝臣却构陷他久攻不下定是有心叛国。

登基为帝的沈重霄,全盘接受了这些构陷,马上派人杀了他舅父在京城的亲信,夷九族。

倒是敌国皇帝也曾打过仗,看重舅父才能,真停战两天重赏招降。

舅父战死也没有降。

林溪现在的好日子全都靠舅父,不能任由这种事发生。

她都苟了这么多年,这就不去适应环境,而要主动去整顿环境!

在兄长来京城前,她先把大致粗略整顿一遍。

哼,免得被兄长训责,又被罚抄大周律法。

作者有话说:

鱼籽

自己做:我又不喜欢吃。

别人做:好香好香,你怎么知道我爱吃!

小陆真的好穷啊,还很能屈能伸,他好贤惠啊

封面是踏雪审美下的林溪

西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