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重生反派的白月光(117)

作者:一绛红 阅读记录

莫遥刚撑起伞,后面的虞岁岁和玉绯衣就疯狂给柳策使眼色。

柳策也领会了他们眼神中的别有深意,于是上前对莫遥说:“遥遥,我没带伞,能不能……”

“送你好了,快说谢谢爹。”莫遥痛快地把手里的伞塞到他手里,就去和虞岁岁挤一把伞了。

“谢谢…遥遥。”柳策面上一贯的微笑都要裂开了。

虞岁岁看着简直是干着急。

玉绯衣连连摇头,又问道:“话说我们这一次历练的任务是什么?”

虞岁岁也很好奇,不清楚任务就来历练,他们摆烂人是这样的。

“每一组都是不一样的,”柳策说,“我们接到的任务是帮一户人家除去邪祟,据说他们当家的中了邪。”

“在哪里?”莫遥已经跃跃欲试了,“好久没打架,手都痒了。”

“金钗道的鹿家。”柳策即答。

天衣城以水道划分,每个区域也以分属的水道命名。

等他们到了金钗道,虞岁岁觉得有些饿了——饭点到了。

玉绯衣就说:“我们先去找个地方吃东西,顺便打听一下这个鹿家是什么情况。”

“好,”莫遥伸手指了指前面一家食肆,颇感兴趣道,“就这家吧,门口放着的招牌说有卖槐芽花糕,我顺便去偷师一下。”

于是他们就走进了食肆,大堂里上菜的小姑娘稳稳端着手里的盘子,还不忘热情地招呼道:“几位客人里边请,今儿个我们掌柜的有幸请到了锦瑟娘子来唱曲儿,你们可有耳福了。”

玉绯衣乐了:“那真是不虚此行。”

因为要打听消息,所以他们不包雅间,而是坐在大堂中央,周围的食客拼酒的拼酒,唠嗑的唠嗑,满是热闹的人间烟火气。

邻座一位发髻上插满繁复银饰的妇人注意到他们,就笑着道:“几位少侠是来此地降妖除魔的吗?”

人人向往修道长生,所以市井之地也流传着不少关于修仙者的传说,其中最吸引人的当属少年人仗剑游历的各种奇谈。

“这位姐姐说的是。”虞岁岁接话道。

“小姑娘嘴真甜。”妇人掩嘴轻笑,和她攀谈了起来,“不过我们天衣近日并无妖邪之扰,你们倒不如好好享受水云旧都的风土人情,也算不虚此行。”

妇人的丈夫给她盛了桂花米酒去配槐芽花糕,接话道:“心肝,你忘了鹿家那件事了吗?”

妇人经他一提醒,才恍然道:“也是,鹿老爷不知怎的中了邪,整日胡言乱语。”

鹿老爷…虞岁岁他们顿时锁定了关键词。

玉绯衣就追问道:“二位可否详细说说?我们也许帮得上忙。”

“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妇人抿了一口米酒,继续道,“这鹿家啊,祖上大富大贵过,不过这一代的年轻人都没什么出息,他家大儿子在赌坊里欠了钱,为了躲追债的都不知道跑到哪去,二女儿离家出走,三儿子又无心读书。鹿老爷就天天到山上的寺庙去求神拜佛,好让子孙登科及第。”

“前天他从山寺回来就跟中了邪一样,非说自己误打误撞走进了一个仙境,在仙境里见到了水云疆的君王,天衣得神明庇佑,所有人都不老不死。”

妇人放下手里的酒杯,摇头笑叹:“这不是荒谬至极么。且不说凡夫俗子如何不老不死,百年前水云疆归为北荒属地,从那时开始,无人再登基为王。”

“原是如此……”柳策陷入沉思。

虞岁岁摸下巴,怎么听上去有点像中学读过的《桃花源记》,被文盲文支配的痛苦记忆又涌了上来。

就在这时,大堂里搭好的戏台子拉开了深红幕布,粉黛红颜的锦瑟娘子手抱琵琶,面纱遮了半张清丽容颜,素手拨弦,启唇而唱,声音是水云疆的流水含烟养出来的柔婉动人。

在戏曲上颇有见解的玉绯衣就跟虞岁岁说:“这唱的是《金殿梦》,讲一个末代暴君专宠贵妃,荒芜政事,最后被邻国的铁骑攻入王都,暴君战死,江山易主。”

莫遥就低声说:“合理怀疑这唱的就是水云疆的末代君王,只不过现在这里是北荒的属城,他们还不敢太明目张胆。”

《金殿梦》的最后一折是君王御驾亲征之前,和贵妃殿前诀别,锦瑟娘子唱得哀艳至极。成王败寇相思断肠,一国气运也被生生掐断。

一曲终了,满座静默,又纷纷喝彩起来。锦瑟娘子起身致谢,施施然下了戏台。

虽是喝彩叫好,也有不少客人打赏银钱,但是虞岁岁觉得大堂里的气氛有些悲凉。

刚才那位妇人的丈夫叹息道:“初听《金殿梦》时,只恨妖妃祸国,听了又听,现在只剩故国已去的哀思罢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