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他心有白月光(141)

作者:这里有个土豆 阅读记录

小太监应诺,李清秋微微服身表示感谢。

离开前,小太子又看了一眼李清秋怀中的小人,只见小姑娘因为刚刚打完哈欠,眼中还含着泪水,但是却对他咧唇一笑,小太子觉得一颗心仿佛被甜水浸泡了一般,甜丝丝的。

只是不等他对着小姑娘也展颜一笑的时候,武安侯夫人已经抱着小姑娘离开了。小太子看着李清秋的背影神情幽怨,只能发泄一般的踢了一下脚边的小石子,然后往皇后宫中走去。

皇后看着乖巧给自己请安的儿子,心中说不出来的熨帖,宫中没有别的皇子,而自己的儿子向来沉稳懂事,虽然有时候会有犯错,但是谁家的孩子又没有做错事的时候?且对于这个独子,皇帝嘴上不说,可是她能看得出来,皇帝也是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的。

只不过向来懂事的儿子,怎么会假借自己的名义给武安侯家的姑娘送玉佩呢?皇后思索了一下,若是直白询问起来,势必会让孩子脸上无光。

因此皇后先是关心了一下太子的学习状况,又问了问生活起居上的事情,然后才道:“刚才见到武安侯夫人家的姑娘,倒是在那个孩子身上见到了一块与你之前那块玉佩极为相像的玉佩,这倒是有缘。”

小太子顿了顿然后道:“那块玉佩是儿臣送的。”

皇后身边的小宫女想提醒一下皇后:娘娘您眼中的八卦之情已经快将小太子淹没了啊!

小太子略有点腼腆,但还是承认了,“彼时儿臣走错了路,有一位夫人误以为儿臣是前来探望武安侯夫人的客人们的孩子,所以热情的将儿臣领到了后院。武安侯夫人后来知晓儿臣是太子,特地前来相迎,儿臣也是在那个时候见到了穆停云。又觉得儿臣空手而来不合适,便将身上佩戴的玉佩给了武安侯府的姑娘。”

皇后补充道:“你又考虑你是太子不合适送一个姑娘礼物,所以就假借母后的名义?”

小太子跪地请罪,“还望母后赎罪。”

皇后忙将儿子扶了起来,“彼时你年纪小,武安侯夫人尚且不在意。现在要是这般就不行了,到时候别说武安侯夫人了,就你父皇那里都饶不了你。”

小太子忙道:“儿臣当时也是阴差阳错,经过父皇和先生的批评指教,儿臣定会谨慎行事。”

皇后看着儿子小小年纪如此懂事,又担心这个孩子少年老成失了孩童该有的童趣,所以也劝道:“京中有那知书识礼的少年们,随你一起读书的时候,可有交好的?”

小太子说了几个人名,又对其进行点评,可是皇后却觉得小太子看这些人的目光总像是她丈夫看待臣子一般,少了几分朋友之间应有的情谊。

末了皇后道:“若是有你愿意深交的朋友,倒应该放下太子的身段,须知道太子的身份只会让别人敬重你,却不能让别人真的与你推心置腹。”

小太子听后若有所思,只在心中记下母亲所说的。

第七十五章

这日之后的小太子开始重新审视先生交给自己的道理,宫廷寂寥,身边的宫女太监无不敬他畏他,朝中的大臣明面上对他恭敬有加,可是他知晓,这都是因为父皇的原因,如果自己的身份不是太子,他们不会对自己这般。

所以他长长端着太子应有的仪态,生怕做错了一丝一毫被人议论,但母后说的也对,若是自己都不能以真心去对待别人,他人又怎么会用真心对待自己呢?

太子这边暂且不表,李清秋从宫中回到武安侯府,同素鑫说起了自己进宫的缘由,素鑫听完后忙念了几声“阿弥陀佛”,然后道:“人平安无事就行,时间久一点也没关系。”

李清秋又道:“东哥哥可能今年年底也没办法回来,云城比京城冷的早,不若将衣物早早给东哥哥准备出来。”

素鑫道:“还是你考虑的周到,尤其是鞋子,他们穿鞋子费,得多准备几双。”

婆媳两人说着话,过了一会儿,丫鬟走进来问道:“老夫人可要传膳?”

素鑫拉着李清秋道:“走吧,一起用饭去吧。”

李清秋抱起在自己身边玩九连环的女儿,随素鑫一同前去用饭。

不知道是不是思念丈夫的原因,李清秋总觉得最近不愿用饭,往日自己在她和穆旭东的小院用饭时,能够清淡一些就清淡一些,但今天和素鑫一起用饭,自然也不能只按照自己的喜好来。

看着桌上端来的四喜丸子,往日还能吃两口的丸子,不知为何,今日闻见了四喜丸子的味道就觉得恶心。李清秋下意识往后坐了坐,为了压下心口的不适,她夹起了另一边看起来还算清淡的青菜,这才稍微好了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