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941)

现在项燕想要楚国陪都作为封地,楚王启怎么可能同意。

项燕不肯退让,忍了很久的牛脾气涌了上来。

他因为楚国全族被俘虏,没有叛了楚国,还去迎接公子启回楚国继任王位,把那昏庸恶毒的楚王悍和李园赶走,可谓是楚国的救国之人。

若没有他,楚国都已经被灭亡了,楚王启还在魏国逃亡。

现在楚王启靠着他当了楚王,只是一个项城而已,居然都不肯封给他?只给一个临武君打发他?

难道他的功劳和为楚国承受的屈辱,还不够楚国换一个陪都吗?!楚国又不止一个陪都!!

项燕以为自己护送公子启回国之后,就能左右楚王的决定。

但他没想到,等他带兵回国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楚国三氏,屈氏一直跟随楚王身边,在楚国内乱时默默发展势力,现在展露出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视。

在项燕带兵南征(抵御秦国)北战(抵御秦国)的时候,屈氏的兵丝毫未损,拱卫陈都。

南楚国灭后,景氏、昭氏两族许多贵族北迁投奔楚国。

芈姓一族打断骨头连着筋,哪怕曾经反叛了,现在带着家丁私兵来投,楚王仍旧欣然接纳。现在景氏和昭氏的北逃贵族都在屈氏的管辖下。

别说屈氏,就是景氏和昭氏野心再大,也不希望外姓人当楚王。

南楚国灭,更让他们看到了楚国的“天命”——楚王还是得楚王一脉来当,我们芈姓贵族还是乖乖在一旁敲边鼓,就算将来亡国了也还能投奔秦国当个贵族。

秦王政的长子又是芈姓女所生,他们退路宽着。

楚王启本身也并非庸人。

他逃到南楚国之后,和南楚国许多贵族都有交情。

在他回到陈都之后,就悄悄联系北逃的南楚国贵族,向他们许诺,恢复曾经南楚国还未分裂时,景氏和昭氏在楚国的待遇。

景氏和昭氏也不是所有人都去了南楚国。他们留了一半的人脉在楚国作为退路。即使因为楚王厌恶他们,两族地位变低了,但也比寻常贵族强上几分。

楚王启许诺之后,景氏和昭氏立刻团结在楚王启身边,成为楚王启的“直属力量”。

楚王启又说服屈氏。景氏和昭氏另立南楚国,也不过是芈姓自己人闹腾,兄弟之间吵架打架。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我们老楚家的事,与项氏何关?

楚王启也不是过河拆桥的人。临武君的封号可以给,封地食邑可以增加,甚至他项燕想要当令尹都没问题。但项城作为楚国陪都,是万万不可封给他人。

项燕非要项城作为封地的事,也被楚国其他卿大夫所警惕。

因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之后,国君地位的“神圣性”已经被打破。各国君王都会警惕手下大臣势力太强。

何况楚国还经历了南楚国的分裂,只是强行靠着“芈姓的都是一家人”,把楚国分裂说成“分封”来挽救楚国的尊严。

项燕现在就要陪都当封地,接下来还要做什么,其他人根本无法想象。

他们纷纷上门劝说项燕退一步。陪都对楚国的政治意义太大,项燕把握不住。如果项燕肯退一步,他们一定说服楚王,给项燕的食邑再加一倍,这不比项城好?

但这次项燕就铁了心要项城。

在春秋战国一众老贵族心中,祖先和族人比什么都重要。项燕失去了他的族人,如果不能得到能让他在祖先面前扬眉吐气的成果,他就寝食难安。

何况,在楚国上下都在反对他的时候,项燕也感到了危机。

项燕身边的门客进言:“楚王一脉出了名的刻薄寡恩。曾经拉了楚国一把的吴起、屈原和黄歇后果如何,将军你是知道的。项城在淮水与黄河之间,距离秦国最远,城池也很坚固,将军才能安心积蓄实力,以免赴了那三人的前车之鉴。”

项燕看着地图上项城的位置,深知门客说得对。

他冷静下来之后,也明白楚王启为何不肯将项城封给他。

魏国和韩国都已经覆灭,陈都离秦国太近,楚王启大概是想迁都陪都项城。

正因如此,自己才更应该将项城拿下。

哪怕项城只是他名义上的封地,楚王启和楚国那些芈姓贵族逃往项城的时候,都得看他脸面行事。他就不会再受到如此桎梏。

失去族人的痛苦,被楚王背叛的愤怒,已经让项燕那一颗忠于楚王的心发生了很大改变。

他仍旧忠于楚国,但不再信任楚王。

芈姓三氏的兵在项燕眼中就是一碰就碎的乌合之众,他就不信这群人敢真的与他打一场。

项燕将自己的将印牢牢握在手中,又对手下将士宣扬楚王启想要过河拆迁,芈姓三氏想要抢夺他们的功劳,逐渐将这支他从秦国战场上带回来的军队,真正打造成他的私军。

木兰竹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