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将军,夫人她有读心术!(388)

作者:冬月间 阅读记录

文昌村的码头建好了,虽然还没有船来,但总是让人觉得欣喜。

百家的人尤为忙碌,春耕开始了,别管能赚多少钱,粮食才是重中之重,一点都不敢马虎,百常富领着长工整日在地里忙碌,家里的牛和骡子全都派上了用场,声势浩大,许多人都在羡慕。

百里昌作坊也出了第一批草纸,属于寻常可见的黄草纸,但这依然让人高兴,别管怎么说,这路就算是走上去了。

趁着这个时候张仙玉一直在忙着扩建作坊的事,河滩那一片要做计划,有了码头就得有路啊,要不然甘蔗到时候怎么进来。

各种布局规划就忙了好久,百常富兄弟三个白日在地里忙,晚上吃过饭就点着灯商量布局,这些都要在春耕后就开始动工。

从二月初持续到了的八月初,已经是闫特夏季的时候的崭新的红糖作坊总算是宣布的完工,和原来相比的大相比大了三倍不止,四面都是高高的围墙遮挡,里面光是直风灶就是的七口,甘蔗石墨前七对,还有专门用石头镶嵌榨汁槽,显的比原来规整和干净好多。

另外还有一间极大的冰糖制作房以及一间冰糖晾晒的房间。

红糖存放和甘蔗存放的在另外一边,这样隔开也免得谁都能进去看,除了保密以外,进口的东西必须要小心。

整个作坊前后占地五亩,可以说规模极大,至少于县令说苍溪县还没有这么大作坊,只要有眼睛的人都晓得,百家是要大干一场了。

第299章 终于把冰糖拿出来了

这日晚上,吃过饭的百家人坐在院子里说话,百常富比起之前瘦了很多,但更精神了,“作坊是建好了,接下来就是做糖要用的东西,以及定一百个坛子,大开口的那种。”

“甘蔗种也要让吴老丈开始准备了,另外老三,咱们的甘蔗种还不够,得要到县衙去买一点。”

这些都不是问题,百常青想了想还是开了口,“二哥,那作坊里你留两间那么大的房子做什么,还要买那么多坛子做什么?”

家里做出冰糖的事一直都没对外说,大伙儿都觉得好奇,李婆说了,“问那么多做什么,该让你们知道的时候就会让你们知道的。”

百常富乐呵呵的笑了,“二哥想告诉你,但娘不才允许,就这样吧,很快你们就知道了。”

他这么一说,一家子更好奇了。

百里辉乐呵呵的看一家子说话,这几个月他也忙,主要是家里的新房子也在盖了,就在距离这个房子百米远的地方,这次盖的很大,不仅是专门在城里请的人给画的图,还在城里请人来建,他每日都要去看着,可不就累了。

“作坊的事办好了大家就适当的歇息两日,接下来就要忙着收地里的庄稼,更忙,等着地里的粮食一收上来,咱们就要开始种下一茬的甘蔗。”

“最近来请咱们跳端公的也有几家,老大你得要盯着,最近几次是不是人都不齐,柳家弯的那些汉子能上场了不?”

这半年来文昌村的人都在百家手里攒钱,忙起来的时候端公都没法去跳,这就给了柳家弯人的机会,百常富又拉起了一支队伍,全都柳家弯的汉子,一得空就只村里的晒粮场上练习,想着出门一趟就能赚钱五百文,这些汉子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跳起来有劲的很。

百常富点头,“后天就要出门,这次就带柳家弯的那波人去,就是他们没上过场,到时候还要请爹一起去看着。”

百里辉点头,“是应该要盯着。”

到了九月份,本来逐渐进入农闲状态的苍溪县百姓都开始忙了起来,要种甘蔗了。

去年许多人都尝到了种甘蔗的甜头,今年县衙又放出来了话,说甘蔗尽管种,文昌村百氏红糖坊都会收购,价钱还是和去年一样。

不仅如此,县衙还从外地搞来了大批量的甘蔗种,没有甘蔗种的都可以去县衙买。

有钱谁不愿意赚呢,可谓全县百姓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种甘蔗。

九月底,张青青过一天一夜的努力,生下了百家的第四代的长孙,一个六斤八两的小子,百里按照孙辈的出生规矩给曾孙子摆了个庆坛,荣升婆婆的小李氏高兴的不得了,十日后就给百柴胡定下了一门亲事,等到明年春耕后就成亲。

到了十月,于县令派人来传了话,说是明日就要来百家,商谈订购红糖的事,随行的还有百家主一行人,以及一些新的客商。

收到消息百福儿就和李婆商议了一下,当日晚饭后李婆就从屋子里抱出来一个坛子,百福儿笑眯眯开口,“不是都想知道红糖作坊为什么要留下两间大房子吗,今日就要揭秘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