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将军,夫人她有读心术!(5)

作者:冬月间 阅读记录

李婆也转头露出赞赏的笑来,老二一家都本分老实,难得出了个激灵小丫头,长的又水灵,等大些就让她做了童子仙娘,就这小模样那还不得大把的捞钱?

百福儿见大家高兴也跟着高兴,摇晃起了她手里的拨浪鼓,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来。

一家子喜气洋洋的分肉,随着太阳西斜门口就来了许多人,“百端公,你家野猪肉卖不卖啊?”

正是农忙的时候,家家户户的伙食这两日都得开的好一些,最差也要整两块豆腐。

野猪瘦肉多肥肉少,没家养的杀馋,要腌起来才香,可惜天太热放不住,百里辉做主,十文一斤,关系好的还能得到一根骨头或者一块儿内脏。

大伙儿也高兴,你一斤我两斤的,没一会儿的耳那三百多斤的肉就还剩下一百来斤,另有一堆的内脏。

李婆数好钱后对着肉犯难,忽然听到村里一阵炮仗声响,百里辉抬头看天,“这是谁家有人去了?”

李婆说道:“八成是村尾的张家,前两日张家的老爷子水米不进了,我还送了几个鸡蛋过去。”

百里辉叹了口气,“张家日子过的艰难,一会儿张家人来请的时候问问他们买不买肉,便宜些给他们吧。”

众人点头,百常安还把准备买给张家的肉都挑了出来,而后就去收拾做法事要用的家伙事,他们百家在几条村子名声还不错,谁家办红白喜事也都找他们,想着这张家也不例外。

可惜想的很好,事情却没往他们预料的那般发展。

第4章 百家,兴旺之家

西南蜀地端公门派甚多,仅在苍溪县叫得上号的端公就不下二三十号人,百家人以文昌村为中心辐射周围好几条村子,多年经营下来已经坐上了头把交椅,别的村不敢说,这文昌村可就一个端公,那就是百里辉。

村子里的乡亲请人作法,踏歌踊舞,娱神禳灾,红白喜事等全都找的百里辉,从无例外,偏偏在张家这里出了岔子。

百家人做好了准备,左等右等张家也没来人,倒是村长先来了,“张娃子的意思,虽然日子过的难些,但还是想风光的送老爷子最后一程,明日一早拜请各家去上柱香。”

百里辉一个眼神,百常安就提着一块野猪肉过来,“张叔,这个您提回去为秋收添个菜。”

那肉不低于两斤,还搭着半块猪肝,村长乐呵呵的笑道:“我回来的时候就听说你家今日打了野猪,本想来割上两斤,结果又出了这事,这怎么好意思呢。”

嘴上客气,那手上是一点也不慢,提过肉掂了掂更是满意,主动说起了张家的事,“张娃子请的是刘家湾的刘端公,听说全套下来只要半两银。”

“半两银?”

百里辉有些诧异,“那可是连本钱都不够啊?”

村长表示不知道,张娃子是他本家人,到已经出了五服,他也管不了,今儿个只是负责通知到各家。

送走了的村长,百里辉让人关了大门,随即一脸怒气。

刘端公早年间出了名的手深,经他手办的事主家都得多出银子才算完,慢慢也就坏了名声,两家之间明里暗里较劲的次数不少,“刘老头现在又死灰复燃了?”

百里辉‘哼’了一声,“老三,此事我们若是什么都不做,以后也就不用做了,你想想法子。”

端公之间争地盘那是常事,这都相当于被打上了门,若不反击往后传出去就是笑话。

百常青自幼机灵,会念书,喜欢看书,唯独对科举没兴趣,这些年一直是家里智囊,他琢磨的了半晌才开口,“刘老头的本事我们早几年就知道,这次收钱少,以后也会收的少,对我们来说是威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不相信他的本事。”

“不能明面上来,别让人说我们气量狭小,我有个办法,得要家里小的们出力。”

说着就招呼来了百花儿和百果儿姐妹两个,低头就开始一阵吩咐。

李婆怀里的百福儿摇晃起了手里的拨浪鼓,她一直在光明正大听几人商议,觉得三叔说的活计她最适合,她也是家里的小的,她也要参与。

李婆抱着她抖了抖,“福儿乖,是不是饿了,等下就开饭了。”

百福儿嘴里一阵咿咿呀呀,奋力的表达,可惜没人听得懂,最后默默放弃了,打算到时候见机行事。

百常青交代完毕,又见那堆的高高肉,表示应该给县里的县令大人送些去。

百里辉表示赞同,他们做端公的,这上下的打点很是必要,趁着天还没黑,分出来五十斤野猪肉套了骡车往县城去了。

夕阳落下,百鸟归巢,不少麻雀在收割过后的麦地上空盘旋,哀鸣,它们找不到家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