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将军,夫人她有读心术!(553)

作者:冬月间 阅读记录

百福儿打趣她,“来的时间不长,倒是将村里的人摸的清楚。”

“那是当然了。”

彩云笑眯眯的表功夫,“我是姑娘的贴身丫头,就要为姑娘分忧,我要连外面的事都摸不清楚还怎么分忧呢?”

“只要再给我一个月的功夫,我就能把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摸清楚,我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将路上跑的狗给认清楚,晓得它们是谁家的。”

百福儿朝她竖起了大拇指,“我看好你哟。”

到了晚上,村里来登记有的七十五户,也就是有最终有八户没来,王村长特意来打听了这个事,又亲自到那八户去问了,八户的意思很明确,要是三文钱他们卖不出去,再来卖给百家。

“百家都说让我们卖,不挡我们财路,也不会去告我们不守文书,这事村长就不要说了。”

从百家说任由大家去卖高价的时候村长就觉得有些没对,要是大伙儿都能卖出去,百家就一点都不担心?

百家敢这样说,十有八九就是晓得卖不出去,这些人现在想的好,回头还想二文一斤卖给百家?

好处都让他们占了,百家能答应?

村长又说了几句,这几家人反倒是越舞越高,有说已经联系了娘家,娘家帮着联系买家,也有的说和外村的亲戚联系了,“一斤多一文,这多出来的一文加起来一年过日子的钱都有了。”

“村长就不用说了,等我们三文已经卖出去,有大家后悔的时候。”

村长无奈,只能摇着头走了,总觉得百家不会真的就不管了。

果然,第二天早上百家就放出了话来,说百家从今儿开始就不再收没有登记的那八家人的甘蔗,今年不收,以后也不收。

双方签订文书就算作废。

消息一出震惊了全村的人,好一会儿大家都没说出话来,等到议论开的时候大多数的人很是庆幸,有年老的就说了,“读书人说的,人要有信用才能够立足,这文书一签就容不得反悔,就像是娶媳妇一样,我今年看上这个下了定,明天又看上一个更好看的,我就想着反悔,那怎么行?”

“百家给二人一斤,要是有一天甘蔗不值钱了,其他的制糖坊买甘蔗一文一斤,百家是不是就跟着降价?”

有人吓到了,“不能吧?”

“你看,涉及到大伙儿吃亏那就没一个人愿意的,大家不愿意,百家就愿意了?”

“今年大伙儿都三文一斤,要是百家答应了,明年大伙儿又说四文一斤,那百家是不是要继续给?”

“这规矩立上了,那就是不能乱的。”

“行了,大家也别跟着闹心,那八家人昨晚村长还去劝了,人家不听,那就是命。”

众人跟着啧啧几声,庆幸自己昨日登了记,对八家人的遭遇,嗯...有点暗搓搓的高兴是怎么回事?

大伙儿散了,地里还有活计等着他们,这甘蔗眼看着就要收了,他们忙的很。

百家也忙了起来,作坊已经准备齐全,今年又比往年买了很多的牛皮纸,除了包红糖还得要包白糖,作坊里的人手不够,文氏又到村子里去请了几个相熟又爱干净的妇人,现在是万事俱备只等着甘蔗可以收的时候。

“姑娘,那八家人出村了,急急忙忙的,肯定是卖高价甘蔗去了。”

百福儿笑了笑,“让他们去吧,只要他们卖的出去。”

商会那边早就商量好了,现在他们连那些暗中激动的村子都没管,到时候还是按照文昌村的办法来处理,不想卖,他们还不想收了。

威胁谁呢?

一连几日,村里的人闲暇之余就盯着八家人看,想要看看他们要把甘蔗买到哪里去,每日傍晚看到那几家人愁眉苦脸的回来,村里人也没了什么心情看笑话,情况已经很明显了,怕是卖不掉啊。

又过了几日,这八家人一起到百家,想要说说好话,让百家收了他们的甘蔗。

奈何这回连百家的大门都没进去,一个管事就把他们打发了。

第441章 百家作坊正式点火

“凭什么不收我们的甘蔗,我们也是签了文书的,你们不能不收我们的甘蔗。”

“都是一个村子的人,你们做的实在是太绝了,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这八家人出门沟通了好几天,不仅是他们慌了神,连他们那些亲戚所在的村子也慌了神,因为之前说要给三文一斤的人联系不上了,他们也没收定金,心里没底。

八家人觉得不安,今日上门不过是想要试一试百家的态度,毕竟三文一斤的吸引力实在太大。

今日出门说话的是汪全,经过几年的打拼,现在已经管事了,百常富宽厚,汪梅梅出嫁的时候文氏归还了汪梅梅的卖身契,同时也表明汪全的孙子不再为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