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将军,夫人她有读心术!(571)

作者:冬月间 阅读记录

百福儿差点没将信怼到自己脸上,又举着来想透光看看,可惜三问后面一团墨,一看就是写了什么故意被图了。

“莫名其妙的,是不是在战场上被人将脑子打傻了啊。”

拿着继续往后看,然后目光复杂的看着桌子上的布,人家信中说给她捎带了礼物,是的他们战场上的雪,说是特别的白,用布包裹着给她送来...

“那么远的地方就送来一封信,信写的莫名其妙就算了,送个礼物还如此的奇葩,绝了。”

越想越气啊,觉得自己再一次被卫云旗给耍了,二话不说就开始磨墨,提着笔就开始写回信,照样的一通东拉西扯,最后说我等你从战场回来,问我...后面胡乱写的一句话,然后当场涂抹,最后表示,我为你带来了文昌村的风,还带着春天的气息......

写完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杰作,等着纸上的字干了叠起来放进信封,然后随便摸了条帕子在空气中扬了一下,算是装了风,一起塞进了信封,按照来信的地址给重新送了出去。

她不知道的是,卫云旗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刚刚从生死一线上挣扎回来,敌方偷袭,他不幸中的一刀,差一点小命就交待了,等着脱离了危险后就撑着起床写了这么一封信,写的时候自己也挺难为情,这才东拉西扯的写了一通,至于三问是个啥?

现在可能打他一顿他都不会见得说出来。

不过现在百福儿很快就将此事抛诸脑后,张仙玉计划要入手一大批的土地,特意去县衙请了秦县令出手相助,作为苍溪县的纳税大户,苍溪县的门面,秦县令对于百家的要求一般都会合理满足,这次也不例外,很快县衙就为他们寻找到了一块地。

距离文昌村直线五里外的葛仙村,这个村子同样有河流经过,可惜应该是路过文昌村那条河的支流,支流像是干枯的树枝一样蛛网密布,不成体系,别说大船,就是小船都载不起来,结果就是在这里形成了一片沼泽地,里面长满了芦苇,成了村里人冬天找引火柴的首选。

“衙门的人来试过了,里面的淤泥都是黑色的,很肥,可以用来种甘蔗,就是开荒会难上一些。”

百家的人,包括百常富在内都来看了,百常富亲自下了地用锄头挖了一个坑,仔细检查了这里的土质,可以说非常满意。

“一千二百亩,县衙按照一两银子一亩给我们,我想着之前买村子里的河滩也都是这个价,就答应了。”

“买吧。”百常富乐呵呵的点头,“到时候在这里开一个堰塘,连通这小河,浇水也方便。”

“这里到咱们村子也不远,就是饶了点,就是缺座桥,到时候桥一搭起来就是真正的五里地,近的很。”

第455章 葛仙村开荒

百家的人在葛仙村的沼泽地上仔细的查看,百常富挖了七八个坑来验证这里的地是适合甘蔗的。

“都不知道多少年了,这黑泥都泛油光,要是全都用来种甘蔗有些划不来,完全可以种些粮食。”

众人走了一阵,百福儿在干枯的芦苇丛里发现了一窝蛋,弯腰捡起一个泥块朝着远处的芦苇丛扔了的过去,一时间不少鸟儿都飞了起来,看来这里还是鸟儿的栖息地。

百常富说了,“这里挖下去一米半都是干的了,到时候拦住水源,清除掉上面的芦苇,然后深挖,要地下黑泥都挖出来翻晒,经过夏天暴晒,冬天两场大雪冻一冻,明年开春就能种上小麦。”

百福儿不懂这个,“今年不能种吗?”

“今年不成。”百常富又说了,“这地看起来肥,但要翻起来晾干后就是硬块,庄稼种下去不成活,不是有泥巴就能种庄稼的。”

百福儿表示又学到了。

张仙玉也问了几个问题,得到答案后心里就有了数,一千二百亩地被他们给收入囊中,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开荒,本钱都花了当然想要尽快的利用起来。

大家就站在这里商议,张仙玉表示要去找一找这葛仙村的里长,“我们离这里太远,家里的事情又太多,只能在这里就近找人。”

作坊里还在做糖,然后还要准备春耕,这些都是大事,一样都耽搁不得,哪里有功夫还要往这里跑?

“上两个月葛仙村的周里长还送甘蔗到制糖坊,我看着人还行,应该也是愿意帮忙的。”

百常富开口,“那还等什么,现在就去找他吧。”

众人刚要离开远远的来了几个,领头的一个大喊着问了,“哪里来的,来这里做什么?”

等着人走近了百常富上前交涉,领头那人一听是百家的连忙问好,又问他们来这里做什么。

“老丈,这一片的地我们百家买了,准备开荒出来种粮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