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摄政王后只想摆烂+番外(110)

作者:卡了能莎 阅读记录

百官的目光都在年轻的皇帝身上。

接收到皇帝的目光,礼部尚书钱维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奏道:“王爷品行端仁,年初叛军兵临城下,王爷在昏迷中尚且安排人归还虎符于皇上,此举光风霁月,王爷断不会有不臣之心。”

兵部尚书冷哼一声:“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若他真的一心忠君爱国,又怎会独掌朝权十余年?”

一片附和之声传来,跪着的官员齐声道:“请皇上从严查处!”

御座上的皇帝突然觉得有些冷。

文官果真是最为冷血的团体,可以为了利益抱聚成团,也可为了利益拆伙离散。这些请求查处摄政王的人,当初在保和殿向他和王爷敬酒,恭敬谦卑,笑得如沐春风。

户部尚书何方贵道:“臣愿以性命担保,王爷一派忠心,可昭日月,绝无不臣之心。”

黄章也跪奏道:“尚无证据证明王爷有谋逆之心,万事只等王爷回京询问一番即可明了,臣也相信王爷公忠体国,绝无二心。”

皇帝深深看了他们一眼,终于开口了:“王爷在北境所为,皆出自朕的授意。”

这话哄哄三岁小孩还行,自然糊弄不了这些成精的老狐狸。联想到皇上和摄政王的关系,兵部尚书提高声音:“请皇上以国事为重,切莫流连私情。”

这话有些重,皇帝当即沉了脸。

这时翰林院孙掌院站了出来:“不能因为捕风捉影的事情就擅动辅国大臣,臣也以为,一切该等王爷回京再行定夺。”

不仅官员惊奇不已,连皇帝也微微诧异,这老头子怎么会帮王爷说话?王爷曾经还当堂呛这老头子的声。

但孙掌院毕竟是三朝元老,耿介忠良,又年岁已高,兵部尚书不好再说什么。

皇帝将此事压下,宣布退朝。

御书房内,黄章着急忙慌地跟了进来:“臣相信王爷绝对不会谋反,请皇上不要听信谗言。”

皇帝坐着没动,也没说话。

黄章心里一凉:“难道皇上也以为王爷有不臣之心?”

他与王爷相识多年,自然信任对方人品。这一年多他亲眼看着王爷一步步放权,要是王爷有不臣之心,当初就不会放他出天牢。

许久,皇帝才缓缓摇头:“自然是不信的。”

他只是在想,蚩侗那位公主到底许了王爷何事,能让王爷冒天下之大不韪,甚至瞒着他这个皇帝,独自去做这样的事。

王爷不在乎声名,不在乎他的怒火,不在乎一切,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

突然,他握着茶盏的手剧烈颤抖,茶盏落到地上摔碎,发出脆响。

是因为要走了,所以不在乎身前身后名吗?

虎符,解药,淮州,江南,秦海的离奇失踪……

他几乎维持不住镇定,颤声道:“今日的信呢?”

太监忙把一封未拆封的信送到他面前,他打开,熟悉的飘逸行楷稍微安抚了慌乱。

“今年冬天甚是冷,注意添食加衣。今日北境大雪,事已成大半,半月内启程归京。”

黄章小心翼翼地问:“皇上真的会相信王爷?”

皇帝恢复了一些镇定:“朕从来不担心王爷会谋反,朕担心的另有其事,你知道的。”

说到此事,黄章愧疚不已:“还未找到秦海的下落。”

灵光一闪,皇帝说:“着重在江南总督府周围搜查。”

王爷在江南那晚,就是和秦海一起出去的。

蚩侗王宫内,平日辉煌的宫殿一片冷清肃穆,宫人们纷纷逃散,议事殿只剩两个人相对而立。

“大皇子二皇子兵败被扣押,该公主履行承诺了。”

公主脸上还有血污和脏污,闻言好整以暇地笑道:“不止我们蚩侗发生了兵.变,据说贵朝京城也发生了一场剧变。”

秦时行自然知道她在说什么,这里发生的事情瞒不住京城,离京前他就已设想好了最坏的结局。

“本王没时间和公主废话。”秦时行说,“至少门外的二十万兵马,本王现在还能指挥得动。”

“慌什么,又不是不给。”

公主走到高台的案边,拿起国玺。那国玺纯白透亮,底部有印泥。

她把国玺往地上一摔,白玉碎了满地。

秦时行不知道她在做什么,皱眉正要说话,却定定地看着某处,愣住了。

一颗精致纯白的果躺在地上,清香四溢。

正是千万根莲丝汇成的“莲梦”。

竟藏在国玺中间。

公主小心翼翼地托起,交给秦时行,眸带不舍:“就是它了。”

“对了,之前忘记告诉王爷。莲梦要制成解药,需在极寒的条件下,用特制的鼎制作。此物一到中原温暖之地,便会萎凋,失去效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