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摄政王后只想摆烂+番外(4)

作者:卡了能莎 阅读记录

贴身太监小福子说:“案子还没定下来呢,您不要这么悲观。”

皇帝轻轻一笑:“王爷都说了,大理寺会“好好”办理此案。”

“这次行刺安排得太仓促,皇上,您太心急了。”

听闻此话,皇帝有些恹恹地垂下头,并不宽阔的双肩也沉沉地低了下去,似乎被看不见的重担压着,他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上面刻着一个“谨”字:“朕何尝不知……父皇为朕取名为谨,取字为慎之,就是希望朕在行动之前能谨慎三思,可朕已经忍了太多年,太累了。”

小福子担忧道:“皇上……”

皇帝语气低落:“朕只是可惜……黄侍郎是先皇亲点的状元郎,拜相之才,却因为朕的谋划失误,要交待在这桩案子里。”

小福子:“要不……咱们去求王爷?”

皇帝冷冷一笑:“去求王爷放了刺杀他的幕后主使?”

小福子:“总要试一试。这么多年,王爷对皇上多少也是有情分的。”

皇帝怔愣了一瞬,突然想到床榻边,暗烛下,那句“是觉得冷吗”。

他仔细回忆今晚对方的言行,疑惑地皱起眉:“朕觉得,王爷今晚有些奇怪。”

“皇上觉得哪里不对?”

皇帝沉吟片刻,却又缓缓摇头:“说不上来,感觉罢了。”

一想到皇帝昨晚撂下的那句“明天再来”,秦时行一夜没睡好,顶着黑眼圈早早地起了,梦里都是在和皇帝打官腔。

睡了一觉起来再回忆昨晚那场见面,他后知后觉地感到害怕。

面对自己恨之入骨的人,还能谈笑风生,句句恭敬,甚至放下帝王之尊,亲手为他披衣掖被,这是何等的隐忍,何等的心机?

最重要的是,皇帝才十八岁。

年纪这么小,就能这般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等他长大后掌握了势力,回头清算,摄政王会死得多惨?

用过早膳,秦时行踱步来到书房,随意翻看了几本文渊阁送来的奏折。

内容乏善可陈,除了拍马屁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谁家娶了第十五房姨太太,谁家又在全民斋戒日吃了肉,谁又在家里扎写了摄政王生辰八字的小人,毫无兴趣可言。

然而,盯着这一桌的奏折,秦时行心里有了计较。

想到昨晚,皇帝旁敲侧击向他打听遇刺一案时,那少年声音里有不易察觉的紧张,秦时行便知道自己没猜错,那位刑部侍郎,恐怕是皇帝手里为数不多能用的实权人物。

他准备用这位黄侍郎,从皇上手里换些东西。

秦时行随便拿了本民间话本,躺在花园的榻上,一边看书,一边等着皇帝的到来。

直到日头西斜,皇上也没来。

秦时行百无聊赖,神思也不在书上了,远远地盯着墙角一株花发呆。

秦海过来添茶,见他的样子,说道:“王爷是在等皇上?皇上一般用过晚膳才会过来。”

秦时行心里暗想,放着黄侍郎在天牢里受罪,这皇帝真沉得住气,年纪轻轻就是养气的好手。然而他嘴上却说:“谁说我在等皇上?”

秦海憨憨一笑,给他满上茶。

秦时行喝了口新鲜的热茶,翻了页书,颇为漫不经心地问道:“皇上叫什么名字?”

秦海挠挠头:“王爷怎么连这个也忘了?皇上要是知道,指不定怎么伤心呢……”

秦时行:“……”

皇帝才不会伤心,皇帝只会兴奋地把他这个冒牌货抓起来,串在铁杆子上烤得滋滋流油。

秦海:“皇上名叫周唯谨,字慎之。”

“好名字。”秦时行默念了一遍,笑道,“周是我最喜欢的姓。”

“为什么?”

“周这个字,字形很美,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而且有历史内涵,我最喜欢的朝代就是……”

秦时行蓦然打住,想起这个时空并没有一个叫东周的朝代。

他哂笑:“反正我喜欢。”

等到天都黑了,皇帝才姗姗来迟。

秦时行没忘记他仍然扮演着伤患的角色,回到床上装作弱不禁风地裹紧了被子。

皇帝——周唯谨今天换了一件白色长袍,依然是厚厚的袱缎。

秦时行注意到,皇帝腰间系着一块青色的玉佩,有些老旧,上面有很多白色的东西,似乎是齿痕。他心里疑惑,谁会没事啃玉佩玩?

“王爷的伤好些了吗?”

“好些了,谢皇上关心。”

周唯谨仍是那副言笑晏晏的模样,一副官腔打得行云流水,关心起了王爷的一日三餐和王府下人的日常娱乐活动,眼神专注,问候亲切,可无意间摩挲腰间玉佩的手暴露了他的心不在焉。

秦时行见他不肯进入正题,便只能和他对着打太极,一盏茶时间过去简直无聊得要睡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