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农家女(31)

作者:长面包的树 阅读记录

赵树新收到赵乐乐的信,先是不相信,然后才在钱满枝的催促下拿着信去问赵树理。

赵树理和赵母看完信,都不相信这事,母子俩还一起批评赵树新,说赵乐乐和赵小明又不是一个学校,她说得话又不一定是真。

赵树新也不强求他们信,只是告诉他们,以后不要再上门借钱。

赵母听到这话可不高兴,上次棉被的工钱还是她付,她最近哪有上门借过钱。

赵树新也不争辩,转而说起自己看病吃药的事,暗示大家他手头真的没钱。

“你这病又治不好,我看你中药也别喝。”赵母不负责的给出建议。

赵树新没好气地摇头:“我早就没喝中药,最近都在吃西药。”

赵母讪笑道:“你怎么没说,是医生说的吗?”

“不是,娘,你以后还是别信那个医生。”赵树新语带不满的提醒。

“为什么不能信,你不信是你的事,我偏要信。”赵母容不得旁人诋毁老中医,她觉得对方医术好,是传说中的“神医。”

赵树新还要说,钱满枝扯住他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赵树理和赵母不相信赵乐乐信里的话也正常,赵小明写信回家把学校夸得很好,说城里什么都好,唯一不好就是东西卖得贵,什么都比家里贵。

赵母曾经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她觉得星城的东西卖得贵才是正常,因此赵小明说学校发的补贴不够用,她马上催赵树理寄钱。

赵小明嘴巴会说话,不像赵乐乐总是和赵母对着干,她的话没人相信也正常。

兄妹俩从小关系也不是多好,连赵树新都怀疑她是不是故意报复,更别提赵母会这样想。

赵母心里还记着上次打架和争棉被的事,她直接把赵乐乐的提醒当成耳边风。

赵树新打过预防针也不会再多事,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管闲事。

钱满枝回到自己家才开始批评赵树新,怪他不该把信给赵母看。

赵母本来就不太喜欢孙女,让她看到这样的信,只会更不会喜欢孙女,过年过节连压岁钱都舍不得给,眼里只有两个孙子。

钱满枝的抱怨是天天都有,赵树新都懒得听,反正天天都是那一套,他不用听也差不多能猜出来。

赵树新愁的是秋收,他的精力是大不如前。夜里睡觉都是咳个不停,想要睡个安稳觉都成难事,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完成秋收。

田里的稻谷在割,山上的茶籽要捡,地里的花生也要收,每一件事都需要人手。

钱满枝也愁:“我们请人吧!”

她不是不想喊娘家人过来帮忙,而是娘家俩个侄子跟着舅家亲戚南下打工。娘家那头缺少两个壮劳力,自己都忙不过来,又哪有空来帮她干活。

赵树新摇头给钱满枝算账,请人要多少工钱,秋天收获又能赚多少钱。他算完之后才发现,请人根本不划算,特别是稻谷不值钱,收粮的人都压价。

“不卖谷,我们卖米,碾完之后直接卖米,糠还能用来喂鸡和猪。”钱满枝在家里养了两头大肥猪和几十只鸡,正愁没有东西喂它们。

“谁去卖?我现在挑不起重担子,你去?”赵树新用怀疑的目光望着钱满枝。他生病之前,家里的重活都是他负责,钱满枝只负责其他农活,还真没有挑过重担子。

钱满枝也不服气,她也是天天下地干活的,重一点的担子挑不起,挑一百多斤却完全不是问题,怎么就不能挑米去卖。

“行,你想去就去,看你能不能把米卖掉。要是能卖掉,我们秋收就请人帮忙,卖不掉还是我们俩慢慢干活。秋天的雨水不多,只要老天爷给脸,多割两天也不要紧的大事。”赵树新决定让钱满枝试一试厉害,知道厉害后她就不会再喊着要挑米去卖。

第25章 卖米

钱满枝赶集的那天挑着一担米往镇上去,路上不时能遇到挑着各种农产品的乡亲,也有人和她一样挑着米。

她第一次卖米,箩筐里也不敢装多,别人的箩筐堆尖到把扁担都压弯,她的箩筐才刚刚堆平。

从家里到镇上有好几里路,哪怕是早上出门,头顶的太阳也晒得人热汗涔涔。

钱满枝走一段还得停下来休息换肩才敢继续挑走,这样走走停停,等她到集上,已经找不到好位置。

她挑着担子找来找去也只找到一个偏僻的落脚点,头顶还没有东西遮阴,只能顶着大太阳晒。

集上卖东西的很多,第一季的早稻才收割没多久,市场上很多卖新米的人,再不卖等着晚稻上市更不好卖。

钱满枝打听一下价格,一斤米还不到两毛钱,收米的人还要挑三捡四,最好的质量也卖不到两毛,倒是晚稻上市后有可能卖到两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