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容安(156)

作者:卿雪瑶 阅读记录

陈知初在信中这般说道:我的那点心思,除了同你诉说,实在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其实从他那时在大殿上直接拒绝了圣上的有意指婚起,我就该死心了,公主尚且入不得他的眼,我又算什么呢。

可我还是放不下他,若是喜欢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就算了,那只能说喜欢的不够深。

但最近我从嘉敏那里得知他金屋藏娇,我很震惊,也很难过。

我本以为他断情绝欲,谁也不爱,那样至少我还有一线希望,可他居然有喜欢的人,而且还保护的那么好。

我不知道该如何描绘我的心情,就好像一直仰望的一颗星星,我即使得不到,但一直都能看得见,还可以对着他做做梦。

可现在这颗星星忽然被别人摘走了,我连看的权利都没有,我真的太失落了。

我也很想看看是怎样的女子得到他的眷顾,一定貌若天仙,温柔如水吧。

容安,我真的太难过了,我头一次这么喜欢一个人,现在就要彻底死心吗?

容安读完信中纠结的后半段,不由叹出一口气。

无忧无虑的陈知初还不知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哪能事事顺心呢。

至于裴宴笙的金屋藏娇,她想应该就是那位被帷帽遮住脸的非衣姑娘。

其实她也蛮好奇的,就像陈知初说的,什么样的女子能得他的眷顾呢。

……

第二封信是从晋阳寄来的,执笔的是三小姐的舅母。

信中除了关心问候,还提到八月中旬是外祖母的六十岁生辰,外祖母对她甚是思念。

信中虽未明说,但字里行间都隐隐透露出盼着她回一趟的意思。

看完信,容安粗略一算,她三月初重生,到如今都快半年了。

也就是说老太太有快半年未见自己的外孙女了,能不想见吗。

而且幽州离晋阳可比京城近多了,容安觉得与其在王府里闷着,何不去晋阳走一遭呢。

正好也替三小姐尽尽孝。

有了这个打算,晚上去福寿轩的时候,她便跟徐太妃提了。

现在她每晚还是照例去福寿轩吃晚饭,说来也奇怪,徐太妃那日对她的态度如此恶劣,但事后却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似得。

又和以前一样不冷不热,不过两人之间几乎没什么话可说。

还好有萧熠这个开心果从中斡旋,饭桌上倒是不显尴尬。

徐太妃听了她的请求,很干脆就答应了。

“应该的,你从小便长在你外祖母膝下,她的六十大寿,你理应回去。”

这是这些天以来,徐太妃头一次这么和颜悦色的同她讲话。

容安连忙道:“谢谢母亲。”

徐太妃看了她一眼,又说道:“难得回去一次,多待些日子,陪陪老夫人。”

容安看着徐太妃意有所指的眼神,从善如流的点点头:“儿媳听母亲的。”

吃完饭,萧熠要跟着容安去瑶光殿玩一会儿,徐太妃并不反对。

殷氏被送走了,萧熠一开始还会问,听说母亲是去很远的地方养病了,就不怎么再提了。

说到底,萧熠对殷氏的感情不深,比起殷氏,他更依赖徐太妃。

等一行人离开,徐太妃身边的董嬷嬷才说道:“您刚刚的意思可是让王妃过了中秋节再回来?”

徐太妃眼神幽深的点点头。

“也不知王妃意会了没有。”董嬷嬷有些担心。

“你放心,她聪慧着呢。”徐太妃叹道。

董嬷嬷不再说什么,只是心里觉得惋惜。

……

第118章 挽留

容安当晚便将要回晋阳的事情告诉了紫苏和阿蛮。

两个小丫头高兴的要跳起来,晋阳可是她们的家乡啊。

尤其是紫苏,她是外祖家的家生子,父母都还在外祖家当差,离家小半年,她可想念他们了。

看着两人高兴雀跃的模样,容安又看向窗外的月亮,今日的月亮虽然还不圆,但是非常明亮。

她已经开始期待晋阳之行和即将在晋阳度过的中秋节了。

而此时同一片夜空下的京城却下着淅沥沥的小雨。

京城的一处别院里灯影绰绰,宋非衣坐在锦榻上就着烛火缝制衣裳。

这些日子,她陆陆续续做了有十几件内衫了,可坐在不远处太师椅上的男人却都不满意。

想到这里,她抬头偷偷扫了一眼,只见他闲适的靠在椅背上,两手搭在扶手上,看着她的眼神是柔和的,但也是放空的。

明明看的就是她,却又好像不是她。

她赶紧又垂下头,继续手中的活计。

过了好一会儿,她终于收针,抬头忐忑的说道:“侯爷,做好了。”

她的声音让裴宴笙瞬间回神,眼中的柔和散去,只余冷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