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容安(169)

作者:卿雪瑶 阅读记录

白神医的宅子就在医馆后面的巷子里,路过医馆时,容安看着紧闭的大门,心里有些沉。

她回晋阳,一是与姜家人团聚,另一大心愿就是见见白神医。

脑海中的白神医是一个儒雅的老者,他有神医的睿智,却也有诗人般的倜傥。

他总是着一身白袍,道骨仙风,妙手回春,令人仰望。

这样的人,容安从未见过,可他现在就是她的师父。

想想自己半道得来的一腔学识,奈何手生颇没有自信,多想得到他老人家的当面指点和鼓励。

正这么想着,姜少陵已经带着她来到后巷的一处宅门前,并敲响了门。

“有人在吗?”他对着门缝喊道。

半响无人应答,就在他们准备放弃离开的时候,木门忽然打开了。

一个老伯站在门内,他的目光落在容安身上,激动的喊道:“容安小姐!”

孙伯将人迎进了院子,他六十多岁了,一只脚是跛的,从前在药铺里看看门,打打下手。

现在还是替白神医看宅子。

“自从小姐离开晋阳后,神医就去云游了。”孙伯看着容安说道。

“这些年,神医定居晋阳,全都是因为小姐,先是受姜老夫人所托为您治病,后来又投缘收您做了徒弟。

一边为您调养身体,一边教授您医术,日子过得倒也充实,可小姐一走,日子一下子就无趣了。

神医想起以前云游四海的志向,便又拾起包袱上路了。”

容安想起当时三小姐走的匆忙,都没有来得及好好跟白神医道别。

便歉意的说道:“都是我的不是,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还没有给师父尽过孝呢。”

孙伯摇摇头,笑道:“小姐这是哪的话,神医可不需要你尽孝,只要你保重自己,再学以致用,便是对他最好的报答了。”

容安听了感觉心中涌起一股热血,于是郑重的点点头,答道:“我会的。”

“孙伯,那永春堂的枇杷糖和枇杷膏便是容安表妹调制的,回头神医回来,你一定要告诉他,表妹没给他丢脸。”姜少陵在一旁抢话道,还朝容安挤挤眼睛。

孙伯果然一脸惊讶,直说:“了不起,等神医回来,我一定告诉他。”

容安不好意思的红了脸颊,但心里是高兴的。

几人又聊了几句,孙伯起身去内室搬了个木匣子出来。

“差点忘记了,这是神医留给你的。”他说着将匣子放在桌上。

“他临走前交代我,如果您回来,就将这些交到您手中,我原本还想着,您嫁去了燕北,猴年马月才能回晋阳啊,不想这么快就见到您了。”

容安打开看了看,是十几本医书和手札,很多都是白神医亲笔撰写的,异常珍贵。

“那我拿走了,我会好好研读。”她又小心的将匣子盖上。

“好好好!”孙伯高兴的点点头,像是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

……

第133章 天才

从白神医的宅子出来,容安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晋阳的空气忽然都变得亲切起来。

姜少陵抱着木匣子走在她身侧,提议找个茶楼歇歇脚,容安自然没有异议。

一行人进了就近的一家茶楼,刚好对面的街上开了一排食品铺子,容安便让阿蛮去买些食材。

今早给外祖母把脉,发现她病后有些气血亏损,肾虚脾弱,想趁着这段时间做些药膳给她老人家补补身体,固本培元。

站在二楼的窗户旁,便能看见阿蛮奔跑于各个铺子的忙碌身影。

过了好一会儿,才见她提着左一包右一包的东西上楼来,容安让她坐下来休息一下,大热天的跑来跑去怪累的。

阿蛮坐下咕噜噜喝了一杯凉茶,才对容安说道:“小姐,还差龙眼肉、川穹、阿胶、当归没买到,这片儿没药铺,得去药铺里抓。”

容安点点头,想着过会儿找个药铺。

姜少陵好奇的翻了翻桌上的包裹,只见有薏米、黑米、糯米、山药、红豆、大枣、莲子、玫瑰花……

“这是准备煮养生粥?”他问道。

“是啊,准备每日换着花样给外祖母补补身体。”容安答道。

姜少陵看着这一桌的包裹若有所思,又抬头看着容安说道:“表妹,你瞧,若是平常人家想熬个红枣桂圆黑米粥,或是山药莲子糯米粥,得跑几个地方?”

他掰着手指算到:“米铺,杂粮铺,药铺,若是这三家铺子不在一处,那得跑三个地方才能集齐食材。”

容安看着他,点点头,没错,是这样。

姜少陵便进一步说道:“若是有一家店,它专门将这些粥所需要的食材都按比例勾兑好呢?

比如腊八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腊八粥需要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