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容安(204)

作者:卿雪瑶 阅读记录

容安听见屋里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最终点点头。

这一忙活就是一个多时辰,冯三娘对她们非常感激,可无论如何追问,也没有问出她们的家门。

……

再说萧瓒的奏章经过数天快马加鞭的传递终于抵达京城。

在蒙族发生的事情兹事体大,他作为景帝的臣子,于情于理,都必须向京城禀报,以示他的本分。

景帝看完奏章,心中喜忧参半,并立刻召见了裴宴笙。

裴宴笙是第二个看见萧瓒奏章的人,不得不说,奏章上的陈述着实令他意外。

而这丝意外呈现到脸上就是惊喜。

“微臣恭喜陛下,铲除了心腹大患。”他向景帝贺喜道。

这确实是景帝欣喜的地方,汗王终于死了,那可真是个令人头疼的人物。

遥想当年,自己刚登上帝位,汗王凭借一把弯刀,率领万千铁骑,以势不可挡之势直破大邺边境。

他轻松拿下出云城,直逼幽州,想要取道南下,攻入中原腹地。

他这刚登基的新帝每每听到他的名字,即使远在重重守卫下的京城,也依然会噩梦连连,食不下咽。

好在一物降一物,汗王再疯狂,也有能压得住他的人。

而这个人就是他的姑父,也就是萧瓒的祖父,骁勇善战、用兵如神的萧公。

想起萧公,景帝的脸色略微深重。

“是啊,有生之年,能听到他的死讯,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他无限唏嘘的说道。

“想不到萧瓒长大后,越来越有他祖父的风范。”

裴宴笙看着景帝略带恍惚的神色,笑道:“有道是虎父无犬子。”

景帝也笑了,随即神色恢复清明。

他目光如炬的看向裴宴笙,问道:“太傅从这份奏章上都看到了什么,细细为朕道来。”

裴宴笙心中微哂,向来最难测是帝心,而他好歹也是伴君多年的人,他怎么会看不出景帝眼中的忌惮。

凡事太冒头,势必引猜疑。

第170章 重阳

萧家镇守燕北多年,景帝都是不闻不问,这冒然立了大功,景帝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嘉奖而是猜忌。

且不论萧家是否有异心,光看这反应就够讽刺的。

“微臣纵观燕王的这份奏章,得知如今蒙族人已经诚心投向我们大邺,而北齐群龙无首。

不过这都是暂时的,相信不久北境将战火一片。”

“是吗?”景帝蹙眉。

“北齐人本就好斗,何况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会就这么算了的。”裴宴笙答道。

无论哪个皇子登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讨伐萧瓒。

“这么说来,燕北形势不容乐观。”

“非也,燕王应该已经准备好迎战了。”

“是吗?”景帝再次若有所思的问道。

裴宴笙微笑着看着他,试想,之前一直隐忍,为何会突然挑起争端,顺带拉拢好蒙族。

不打无准备的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太傅,你说,萧瓒和北齐决战,这于朕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裴宴笙凝眉,景帝居然会问这种直白的问题,可见对萧家忌惮之深远。

诚然,君王都爱制衡术,原来他希望燕北和北齐一直处于对峙的状态,一旦分出胜负那就是威胁了。

“若是赢了自然是好事,若是输了那可就不妙了。”裴宴笙答道。

他不会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诋毁任何人的忠心,尤其是像萧瓒那样戍守边疆的臣子。

景帝看着他笑了笑,不置可否。

……

九月初九,重阳节。

容安来王府这么久,徐太妃第一次邀请她赏花喝茶,这大概是沾了节日的光,也有可能是萧瓒带回汗王的人头,徐太妃人逢喜事精神爽。

王府后花园里种植了一片菊园,里面种类繁多,姹紫嫣红。

有常见的白菊,黄色的寒菊,玫红色的秋菊,粉紫色的夏菊,稀有高雅的墨菊。

容安对一种名叫天鹅舞的菊花甚是感兴趣,它的花朵和其他菊花有很大的差别,它的花瓣细长如丝,像舞动的天鹅一般,她还是头一回见到呢。

而徐太妃最喜欢瑶台玉凤,它的花朵是匙莲型,优美端庄,花色洁白神圣,还寓意长寿安康。

几人在菊园里走了一圈,空气里菊花特有的淡雅清香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菊园旁边的亭子里已经备好了精致的菊花糕和菊花茶。

董嬷嬷搀扶着徐太妃走过去,容安跟在她们身后。

“她怎的还没到?”徐太妃坐下后,看着身旁的董嬷嬷问道。

容安这才知道她还请了别人,不过想想也是,这王府里的家眷委实太少。

白日里,萧廷萧瓒都去了衙门,萧熠要去学堂,剩下的就是徐太妃和自己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