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容安(341)

作者:卿雪瑶 阅读记录

裴宴笙看着他,嘴角露出一抹哂笑。

“父母官?”他咀嚼着这个词,对他的请求不置可否,却转而说道:“本侯听说石门地界的王母山匪患横行,你在这里做父母官这些年,怎的还没铲除他们?”

韩启山眉头一紧,赶紧跪了下来。

他倒不是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因此问罪,所以还不至于惊慌失措。

“回侯爷,是下官失责。”他垂头认罪,没有一句狡辩。

在明察秋毫的人面前,狡辩就是给自己加刑。

裴宴笙淡漠的看着他,他的认错态度倒是无可指摘,这个人不算蠢,如果蠢的话,景帝也不会找他办事。

石门之所以叫石门,就是因为这里周遭群山环绕,重峦叠嶂,断崖高起,王母山更是一路向西南延伸八百里,横跨多地,山匪隐没其中,想要剿清,其难度可想而知。

再加上石门这里既不富庶也不受重视,朝廷每年给其用于剿匪的拨款少之又少。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韩启山能在这些年间和山匪和平共存,相互制衡,没有闹出大乱子,已是有几分能耐。

要知道,他的上一任都指挥使就是死在了山匪的刀下。

这些事情,遥远的京城并不是一无所知,只是普天之下,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有的不是火烧眉毛,不是威胁到皇权和京畿重地,能缓则缓了。

皇帝甚至更倾向于鼓励当地的父母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鱼死网破也好,相互制衡也罢。

总之因地制宜。

能一举解决难题的人自然是非池中物,会得到重用嘉奖和升迁,就比如当年的他自己一样。

解决不了问题的人可能身死也可能被贬黜。

而能稳住大局的人多半都会继续在任上,就像韩启山,他虽然没有得到升迁,但是他的能力已经被注意到了。

“陛下似乎很看好你。”裴宴笙说道。

韩启山闻言猛然抬起头,神色惊惧中带着戒备。

“紧张什么?”裴宴笙笑道,“不过你做的那些事确实不光彩就是了。”

韩启山的脸色更是青白一片。

景帝交待他的事情都是万分机密,朝廷中无人知晓,可裴宴笙居然知道。

而且他居然用不光彩来形容那些事情,那些事就算再肮脏,那也是陛下的旨意,身为人臣,竟敢妄议圣上,是为大不敬。

裴宴笙如此肆无忌惮,是本性如此,还是景帝真的大势已去,未来天下是太子的,而太子又听裴宴笙的。

韩启山的脑子飞快的转着,最后匍匐在地上喊道:“下官惶恐,下官知错。”

“你何罪之有?”裴宴笙问道。

“就像从前的老镇国公,你说他错了吗?

在抗旨不尊、株连九族,和效忠陛下、却要残害忠良,这两个选项里,非得选一个,谁能自信可以选好?”

韩启山抬头看着他,后背渗出了冷汗。

“你们都没有错,错的是出题的人。”裴宴笙缓缓说道。

韩启山看着泰然自若、侃侃而谈的裴宴笙,突然对着他扣了一个响头,嘴里喊道:“多谢侯爷体恤,还请侯爷为下官指一条明路。”

第330章 共情

裴宴笙和韩启山大概密谈了小半个时辰,说是密谈,其实是裴宴笙说,韩启山则唯命是从。

“侯爷放心,下官明白您的意思,一定办妥。”韩启山信誓旦旦的说道。

裴宴笙笑了笑,他布置的任务可并不简单,不过看着他信心满满的样子,倒是没有说什么质疑的话。

“事情办好了,自然不会亏待你。”他说道。

“谢侯爷。”韩启山一脸感恩戴德。

事情明显已经交待完了,可他并没有立即告退,而是面露踌躇。

犹豫再三,他还是开口道:“侯爷,下官还有一事想请您做主。”

裴宴笙问道:“何事?”

“是这样的,当初陛下传密信给下官,让下官为他办事,并允诺下官一个心愿。”韩启山说着飞快的扫了一眼裴宴笙的脸色,只见他面无波澜。

这才又继续说道:“下官自幼父母双亡,和幼妹相依为命,如今小妹已经年芳十六,下官便将心愿许在了她身上。

恳请陛下在太子选妃的时候给她一个机会,召她去京城,陛下答应了。

可如今陛下病重抱恙,不知下官的这个心愿该找谁去兑现。”

他说完紧张又期待的看着裴宴笙,而裴宴笙原本平淡的眼神变得凌厉了几分。

韩启山连忙又说道:“下官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欺瞒,有来往密信为证。”

“本侯说不信你了吗?”裴宴笙面色冷凝的看着他。

“不过你的心倒是挺大的,从前选的是太子妃,现在选的可是皇后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