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容安(382)

作者:卿雪瑶 阅读记录

他站起身,指着舆图上的安阳说道:“如果按照老朱的想法,进一步往南深入,取鹤城,接着取牧野,姑且假设我们都赢了,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他这么一问,其他人也都凑过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这三城连成一线,虽然往南深入了,但是却陷入一种被包围的境地。

“感觉这样就像是在一个大湖里修建一条通往湖心的栈道,虽然这是最快的捷径,可一旦湖水上涨反噬,这条辛苦搭建出来的栈道就会被四面八方的湖水快速淹没。”魏澜说道。

徐景林看着他微笑着点点头,又坐了下去,这个比喻非常贴切。

接着,议事厅里陷入一阵寂静,朱福通和镇北侯都陷入了沉思,这确实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萧瓒巡视了一圈众人的脸色,开口说道:“我知道接连几场胜仗让我方士气大涨,大家都摩拳擦掌,想要一鼓作气朝南前进。

但大家必须认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这场仗注定了不会好打,不可能一蹴而就。”

朱福通皱起眉头,多少有些被打击到。

萧瓒继续说道:“燕北只占据了大邺朝的北方一隅,除去燕北,大邺朝还有辽阔的疆土,我们冒然深入他的腹地,无异于上门送人头。

正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耐心,走的每一步都必须深思熟虑、踏踏实实,绝不能将后背留给敌人,将自己陷入退无可退的境地。”

徐景林和魏澜听了纷纷点头,不得不说,这段时间以来,萧瓒越发沉稳,也越来越令人信服。

就连镇北侯也被他说服了,叹道:“王爷所言极是。”

第377章 攻晋阳

萧瓒又看着不得劲的朱福通说道:“凡事不可急功近利,攻城不在数量,重在作用。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加固我们的大后方,这样一来,可退可守,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朱福通撇撇嘴,道理他听明白了,他承认自己确实是有些急功近利了。

就像魏澜说的,他恨不得立刻修一条栈道,抄最近的路直捣黄龙。

而王爷的意思则更像是一步步填湖造陆,他不止是修一条路,而是成片成片的区域。

将走过的地方都实实在在的变成自己的地盘,这样确实最稳妥安全,但也更需要耐心。

“那依王爷的意思,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他好奇的问道。

萧瓒站起身,指着舆图上的一点,说道:“掉头往西去攻晋阳。”

他的这个提议倒没有太让人出乎意料。毕竟刚刚已经说了,稳固大后方。

燕北向来是被西边的三晋和东边的齐鲁夹在中间,如今又一路南下打到安阳,真的被夹的死死的。

左右两边必须解放一边,才不至于被夹击。

那么选择攻晋阳,其一是因为这里离保州和石门都很近,方便调兵。

其二攻下晋阳,那么以它为防线的西北面也将唾手可得。

“我觉得可行。”徐景林第一个表示赞成。

魏澜附议。

镇北侯心里也是赞成的,不过也很担心,“晋阳城三面环山,出了名的易守难攻,只怕很艰难。”

“正因为艰难,才要赶紧拿下。”萧瓒说道,“趁着我方士气高涨,兵力富足,趁着朝廷还没有将我们放在眼里。”

镇北侯看着萧瓒沉着又坚定的眼神,郑重又欣慰的点点头。

……

议完事,大家又一起吃了一顿午饭,接着纷纷回房小憩,午后还有很多事等着他们。

安阳拿下了,但后续的事情还有很多,毕竟安阳是豫北第一大城,包括官员交接,安抚民心,守城安排,肃清城中异己。

每一件事都亟待处理。

萧瓒一行人就凑合着下榻在安阳府衙的厢房里。

“王爷王爷,求求您了,就让末将跟着您吧,末将不想回初云城啊。”朱福通亦步亦趋的跟着萧瓒回到房中,双手合十的哀求道。

萧瓒有些累了,自顾自的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没商量的说道:“不可以。”

“为什么啊?”朱福通瘪着嘴,都快哭了。

“因为初云城需要你。”萧瓒抬头看着他,微微一笑。

朱福通看着他脸上如沐春风般的笑容,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许久不见,王爷怎么看着比以前腹黑了不少。

腹诽归腹诽,他还是忍不住抱怨道:“初云城好端端的,哪里就需要末将了,末将每日闲的发慌,力气都没地儿使,您瞧瞧,这大肚腩都出来了。”

他说着挺挺肚子。

萧瓒好笑的看着他,哪能不明白他的意思。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道理你不会不懂。

初云城现在确实好端端的,可需要你的时候,你就要随时做好准备,而不是三心二意,擅离职守。”他说着脸色严肃了几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