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容安(613)

作者:卿雪瑶 阅读记录

一旁的丫鬟兰儿则一脸鄙夷愤怒,心中暗骂秦姨娘妖魅惑众,含沙射影。

表面是在服软求饶,却句句带刺,暗指是夫人在针对她,真是太不要脸了。

沈氏自始至终都没有开口,她看秦姨娘的眼神就仿佛在看一只秋后的蚂蚱,而她看史廷芳的眼神要复杂一些,很失望也很无奈,相顾无言。

沈氏带着丫鬟走了,史廷芳却看着她的背影怔怔出神。

他恍然想起曾经的她并不是这样的,几年前,他们刚成婚的时候,她还是个娇俏爱耍性子的大小姐。

她出身登州沈家,登州同样临海,而沈家在登州拥有最大的码头和船队,生意涉猎广泛,还经常远航海外,史沈两家的联姻本就是强强联合。

而她作为沈家的掌上明珠,脾气难免骄纵还很爱撒娇,但他并不讨厌,反而甘之如饴的宠着她,那时候他们也过了一段神仙眷侣的新婚生活。

可是后来一切慢慢都变了,母亲总在他面前说她不懂规矩,不够体贴,不知孝顺。

而她也委屈的反驳,说母亲故意刁难她,不仅整日给她立规矩,还处处挑刺。

那段时间,他常在外面奔波忙生意,忽略了家里,只觉得百善孝为先,便让她对母亲多多包容。

可谁知不仅没能劝住她,还将她气回了娘家。

那时她的脾气当真娇蛮火爆,一走便是数月,他亲自去登州接人,竟被她扫地出门。

他也很生气,再加上母亲的拱火和哀求,他一气之下答应了母亲一直以来的请求——纳表妹为妾。

事情过去了好几年,他却一直清楚的记得纳妾当天她风尘仆仆的从登州赶回来,红着眼睛命令他不准纳妾。

她就像一只炸毛的孔雀,看起来那么的骄傲又蛮不讲理。

他心里是窃喜的,至少说明她是在乎他的,但纳妾的事情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就当是了却母亲的心愿,也算是治治她的坏脾气,希望她以后能收敛一些,对他这个夫君多些敬畏。

可秦氏进门后,她的脾气更差了,后院里隔三差五鸡飞狗跳。

母亲和秦氏自然同一阵营,而沈氏与她们争锋相对,几乎撕破脸般水火不容。

在那段不得安宁的日子里,他焦头烂额,史家婆媳不睦的流言蜚语满城皆是。

今儿百姓说沈氏善妒泼辣,明儿风向又变成母亲刻薄虚伪、宠妾灭妻。

他知道,这是母亲和沈氏在斗法呢,而这场婆媳争斗以两年前沈氏小产偃旗息鼓。

第619章 变了

怀孕不到三个月的沈氏在后花园里散步时摔了一跤,见红小产。

当时她伤心欲绝,整个人仿佛丢了魂似的,犹如行尸走肉一般。

他也很难过,不等她开口便彻查了这件事,结果一无所获,当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她是被人加害的,这就是一场不幸的意外。

对于这个结果,他很怕她不能轻易接受,可她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出质疑,也没有大哭大闹。

她就是从那时开始改变的,她不再和母亲还有秦氏明争暗斗,从此她们井水不犯河水。

他想一定是小产这件事对她打击太大,以至于她丧失了斗志。

又或者她忽然想通了,觉得成天这么斗来斗去也没什么意思。

不管怎么样,史家终于恢复了安宁,他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应该高兴才对。

可是看着沈氏收敛了芒刺,却又在周身筑起了一道硬壳,他心里总觉得缺失了什么。

不吵不闹的沈氏让他觉得陌生,也将趾高气昂的母亲和秦氏衬托的有些过分。

这时,母亲又开始说她是在装可怜,博同情。对此,沈氏没有半分反驳,她好像浑不在意。

所有的争吵,如果始终只有一方叫嚣,而对方根本不接招,是掀不起风浪的。

而他忽然就明白了,从前每次沈氏和母亲闹的不可开交,他看到的只有争锋相对、互不相让,只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却忽略了谁才是挑事的人。

沈氏的确有些小性子,可她本性不坏,也不会主动惹事。

是母亲横竖看她不顺眼,对她心怀不满,母亲心里只钟意秦氏,两个人一起明里暗里挤兑她。

他明白的太晚了,他想这时候如果沈氏像从前一样不肯示弱、据理力争,他一定会站在她这边,做她的后盾。

可是她好像厌倦了,又或者说在一次次撞的头破血流却得不到支持和理解后,她对他不抱希望了。

这个认知让他很后悔又难过,他没办法逼着母亲去给她道歉,也不可能不管母亲。

他只能尽量的弥补她,多陪陪她,送她礼物,在她调养好身体后给她一个孩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