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容安(715)

作者:卿雪瑶 阅读记录

但容安和萧廷她都不会多问,怕给他们带来压力和负担,所幸她还有别的途经了解情况。

董嬷嬷命人带着萧熠去练武场找阿雪玩,转身又回到殿内。

她刚掀了珠帘进暖阁,便听见徐太后激动的追问道:“当真?”

躬身站在她面前的婢女回话道:“奴婢亲眼所见,晋王殿下他真的可以站起来了,甚至可以迈开腿。”

董嬷嬷听了惊喜的张大嘴巴,徐太后则激动的一下子站了起来。

“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啊。”她喜不自禁,双手合十,激动的连连祷告。

“太好了。”董嬷嬷也高兴的走过来,主仆二人都一脸欣喜感慨。

“赏,重赏。”徐太后指着汇报的婢女高兴的说道。

董嬷嬷便先扶着她坐下,又从案几上的锦盒里拿出一只荷包,走到婢女面前,全都塞给了她。

那荷包鼓鼓囊囊,沉甸甸的,里面是一个个坚硬又圆润的金锞子。

先前徐太后也赏过她,不过只赏了两个。

“奴婢谢太后恩赐。”婢女赶紧跪下来叩头谢恩。

“起来吧。”徐太后笑着说道,她的心情很好,因此看眼前人也不由多了几分感慨。

“晋王是个念旧情的人,否则也不会让你进王府,你好好表现,前程不会差,起码这辈子衣食无忧,哀家这话放这里。”

她话音落下,刚刚才站起身的婢女又再次跪了下来,感恩戴德道:“奴婢三生有幸能再次伺候晋王和小公子,不求锦绣前程,只求能在王府尽忠到老。”

徐太后欣慰的点点头,抬手说道:“快起来吧,知道你忠心耿耿。”

代玉这才站起身,抬头时露出一张老实憨厚,不怎么年轻却更显稳重的脸。

代玉是已经故去的殷氏的陪嫁丫头,也是天香苑曾经的一等大丫鬟。

殷氏死后,她一直守在殷氏出事的庄子上,为人通透勤恳,有口皆碑。

萧廷带着萧熠另立新府后,府上急需填补大量仆役侍从,天香苑伺候的都跟过去了,各处庄子上又选拔了一部分,毕竟知根知底。

代玉就是那时候自荐进王府的,萧廷准了,将她分到了萧熠的院子里。

徐太后也能理解萧廷的做法,萧熠丧母差不多两年了,将他生母的大丫头放在他的院子里,既能保证对他忠心不二,同时也让他偶尔能想起殷氏,不至于将生母忘的干干净净。

“好了,你先下去歇着吧。”徐太后和颜悦色的说道。

代玉却站着没动,面带犹豫之色。

第716章 不妥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代玉才从殿内退了出来,留下神情凝重的徐太后和董嬷嬷面面相觑。

“你怎么看?”徐太后问道。

刚刚代玉回禀的时候,两人虽然震惊,但也没有当面多做评价。

董嬷嬷扯过一旁的凳子在徐太后面前坐下,仰头看着她颇为郑重的说道:“奴婢瞧着不妥。”

徐太后睨了她一眼,并不做声,董嬷嬷知道这是让她继续说。

“且不说别的,就事论事,孤男寡女,紧贴着跌在一起。”董嬷嬷说着,一只手掌平放,另一只手掌压了上来,两厢重叠。

徐太后看了皱起了眉头,脑海中竟浮现了萧廷将姜思娴压在身下的情景。

“这要是被人看见了,晋王怎么都得对此女有交代。”

两人都抱在一起了,事关女子名节、晋王声誉,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晋王收了她。

徐太后轻咳了一声,说道:“这不是没人看见吗,而且人家也没声张。”

“可她为什么要越矩?”董嬷嬷问道。

“她可是晋阳姜家的小姐,书香门第,饱读诗书,什么道理不懂,却为何还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她既然迈出了那一步,就不能说她没有一丝歪心思。”

徐太后默默地听着,脸色微沉。

董嬷嬷说的不无道理,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有他的目的和动机,而那位姜小姐在四下无人的情况下去接触萧廷,属实做错了。

“奴婢知道太后您在顾虑什么,试想若是换了别人,您只怕早已动怒了。”董嬷嬷看着她一再克制不言的样子,有些好笑的说道,“这里又没旁人,只有奴婢陪您说说体己话而已。”

徐太后失笑,倒是无从反驳。

“她毕竟是皇后的表姐,而且听说两人感情甚笃,故此哀家不想恶意揣测她。”

董嬷嬷对她的顾忌心中了然,不由感叹道:“您如今真是仁慈,对陛下和皇后娘娘也是诸多包容。只是晋王那里,您也需多加注意了。”

“你是说女人?”徐太后心中一凛。

“可不是。”董嬷嬷看着她郑重其事的说道。

“晋王丧妻两年,后院空虚,眼看着已经能站起来,说不定过几日就能如常人般行走,我大燕除了陛下,便是晋王最为尊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