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容安(719)

作者:卿雪瑶 阅读记录

吉时一到,便有两列侍女鱼贯而入,为每一席呈上美酒与佳肴,而后又鱼贯而出。

徐太后端起白玉酒盏,看着众人说道:“今日是晋王的生辰,让我们一起举杯祝他和乐安康,福寿绵长。”

她话音一落,场中所有人便高举酒盏齐声重复她的祝词,而后众人一饮而尽。

徐太后高兴的点点头,眼神从在场诸人身上一一扫过。

筵席开始了,大家一边享用精心准备的膳食,一边聊着今日的鲜花、茶点与佳肴,谈笑间语气真挚的将徐太后夸了一遍又一遍。

徐太后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堂中氛围正好,她突然开口道:“如此喜庆的日子,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她这么一说,众人自然争相揣测她的意思,很快吏部尚书夫人便反应过来说道:“太后娘娘可是觉得少了丝竹之声?”

“对,就是弦乐。”太后笑道,“少了丝竹助兴,好像就缺了那么点热闹。”

众人纷纷跟着点头附和,这时太后身旁的董嬷嬷提议道:“依奴婢之见,这还不简单,在座的小姐们各个身怀技艺,不如让她们一人为太后献上一曲。

太后再选出一位最心仪的,赏赐一件彩头,既能一饱耳福,又能添些乐趣。”

董嬷嬷说完,所有人都看向徐太后,只见她笑眯眯的点头道:“这个主意甚好,不过彩头可不该哀家出,该今日的寿星出。”

她说着看向董嬷嬷,吩咐道:“这样吧,你去前院将晋王请来,两边都是客,他也该过来敬各位夫人小姐一杯。”

董嬷嬷应声退下亲自去前院请人了。

堂中有些安静,无人敢随意插话,但各位夫人也都是人精,彼此交换一个眼神,便能察言观色。

太后对晋王的生辰宴如此尽心尽力,怎会有什么疏漏之处,若真有,那也是故意的。

故意忘记安排丝竹演奏,故意让各位小姐竞技,还故意去叫晋王来赏彩头。

这用意似乎并不难猜。

是以,各位夫人都开始小声叮嘱自己的女儿,待会儿好好表现,说不定晋王妃就在她们当中诞生呢。

虽然是个续弦,可萧廷毕竟是本朝唯一的亲王,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生的俊逸出尘。

对了,最近朝中还有风声,说有高人在为他医治双腿。

第719章 残忍

很快,便有婢女抬了一架古琴进来,就安放在大堂正中央。

在场的夫人小姐们看了,既紧张又跃跃欲试,哪还有心情继续享用美食。

唯有容安丝毫不受影响,她悠闲自在的吃着东西。

不管徐太后用意几何,她只需静静的看着就行。

等了一会儿,萧廷便过来了,董嬷嬷将他推到徐太后身旁,堂中的夫人小姐一起起身给他行礼,又给他敬酒祝贺生辰,萧廷谢过众人,将手里的酒一饮而尽。

大家又都坐了下来,徐太后看着身旁的萧廷笑道:“刚刚在路上董嬷嬷应该跟你说明了吧,身上可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待会儿赏给拔得头筹的姑娘。”

她的话引得众人莞尔窃笑,太后还挺幽默,晋王身上的东西又怎么会拿不出手,便是一根线头也是香饽饽。

当着众人的面,萧廷的脸色是一贯的柔和。

今日他一袭盛装,头戴紫金冠,身着玄色金边广袖蟒袍,腰间束以金丝滚边玉带,端坐在那里,贵气天成。

只见他垂头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递给徐太后说道:“这是新添置的流云百福玉佩,今日头一次佩戴,赏人倒是不寒碜。”

这话答的很自然,也滴水不漏,既然是要做赏赐,当然是新物件更礼貌。

而新物件就代表跟他的关系不大,今日才缀在腰间几个时辰,倒说不上是他的常用贴身之物。

徐太后笑着接过,无暇深究多想。

而在场的众人最多也就觉得相比徐太后的突兀,萧廷处事则更大方得体。

“彩头就放在这里,寿星也在这里,下面谁愿意第一个来?”徐太后将玉佩放在自己的手边,看着下首的众人和颜悦色的问道。

堂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声,好像在商量又好像在谦让。

徐太后只等了片刻,便拍案做主道:“这样吧,就按照座次顺序来,也省的你们观望来观望去。”

她说着指了指坐在右排前面的吏部尚书夫人和她的女儿说道:“就从右边开始吧。”

吏部尚书夫人连忙鼓励的看向女儿,尚书千金倒也端的稳。

吏部乃六部之首,其父原本就是幽州府衙里的大员,是协助当今陛下的得力重臣,她不缺底气,也不怯场。

“臣女献丑了。”她起身朝着上首盈盈行礼道。

之后离席往大堂中间的古琴走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