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番外(364)

作者:半疏 阅读记录

一行人回去,就帮着洗野草,又看着宋大姐将野草轻轻揉搓了下,又切得细细碎碎的,和她们笑道:“不然吃的时候,卡喉咙。”

宋春华到底去邻居家买了两个鸡蛋,打了一份野草鸡蛋汤。小亚喝了一口,就幸福得眯了眼睛,和大家道:“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野草汤。”

从宋家出来,李婧文和爱立道:“我平时没接触过农村里的人,不知道他们的生活原来这么苦。这寒冬腊月的,连野草都找不到。”她今天还看到有人在那扒树皮,一层一层的,小亚还和她说:“树皮不是都能吃的,要挑里头嫩的,但是我也不喜欢吃,好难咽下去,我觉得我的喉咙都要刮破了。”

李婧文听着心里都堵得慌。

沈爱立安慰她道:“咱们国家发展很快的,以后大家都能吃饱饭,穿暖衣,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提升业务能力,为华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舔砖加瓦。”

回去以后,沈爱立发现,李婧文忽然努力了很多,也不是说她以前不努力,但是相比现在六七点去单位,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宿舍,明显是俩个状态。

三月初,爱立收到了妈妈的信,说贺之桢来信说,下周会到汉城来看她,她给俊平去了信,希望他能回来一趟。

沈爱立算了下时间,也就是这周了。一时倒有些期待起来。

第137章

三月初五,沈玉兰一早就去菜市买菜,李婶子看她又是买肉又是买鱼的,问道:“玉兰,今天是俊平回来吗?”

沈玉兰点点头,“俊平回来,另外,还有一位老朋友要过来。”

李婶子笑道:“那你家里今天可热闹些。”

沈玉兰默了一会,和李婶子露了一点口风道:“是我老家的老哥,许多年没见,我上次去申城又遇上了,这次是特地过来看看我和俊平。”

这话说得很明白了,李婶子一时有些讶然,玉兰这么些年都没松口说再找一个,怎么去了一趟申城,就改了主意?

问她道:“想清楚了?孩子们怎么说?”

“孩子们还好,这事还是爱立和她小姨起的头。”

李婶子猛地拍了一下手,笑道:“这可太好了,人又是知根知底的,孩子们也同意,妹子,你这也算是苦尽甘来了。等人来了,可得带到我家来坐坐。”

“嗯,好!”

沈玉兰这边松了口,李婶子回头就和刘婶子.方嫂子等人露了口风,大家都是多年的邻居,这么些年也是看着沈玉兰一路艰难地走过来的,并不像外人那样,觉得她再嫁有什么问题,嘀咕些闲言碎语之类的,反而都替她感到开心。

等贺之桢和林亚伦过来的时候,院子里各家一早就探头在等着,见贺之桢虽上了些年纪,但是仍能看出年轻时候的清俊模样,个子高高大大的,手上拎着许多东西,步子仍轻松自如,见到院子里的大伙,都点头微笑。

大家不禁都觉得爱立这丫头,眼光不错,给妈妈挑的对象,看起来就靠谱得很。

沈俊平已经到了家,正在帮妈妈洗菜,听到走廊上的脚步声,忙探身出来一看,就见两位男同志过来,回头和妈妈道:“妈,叔叔过来了!”他一周前收到妈妈的信,特地请了两天假回来。

沈玉兰今个穿了一件灰色的薄袄,黑色的裤子,头发梳成了一个低髻,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利落很多。许是心里有些高兴,面上也带出来两分,显得面色红润有光泽。

忙招呼人道:“贺大哥,一路辛苦了,亚伦也来了,快进来。”

贺之桢放下手里的东西,就要和沈俊平握手,“是俊平吧?我听青黛说过你好些回,很高兴见到你!”

沈俊平擦了手上的水,回握道:“贺叔叔好,我也听小妹提了您几次,欢迎您来汉城!”沈俊平一开始在信上看到妹妹提这事,还有些诧异,不知道是小妹和小姨自作主张,还是妈妈自己也愿意。

和杨方圆谈起这事,杨方圆和他道:“这是好事,你妈妈一辈子都不容易,这人又是知根知底的,你妹妹和小姨都极力促成的,想来是个好人。”

道理沈俊平都懂,就是他已经做好给妈妈养老的准备,忽然来这么一下,他失落之余,还有几分担忧,就怕这件事对妈妈来说,又是一场磨难。

现在真看到了贺之桢,倒是能理解小妹和小姨的出发点,这人不仅举止谦和有礼,气质温文尔雅,身体看起来也很康健,而且最重要的是,对妈妈很上心,不过是片刻功夫,就脱了外套,帮妈妈洗菜择菜。

作为儿子,沈俊平都觉得妈妈像是变得年轻有活力了些。而在他的印象里,妈妈一直是寡言少语.常常皱着眉头的,像是生活里总有抹不平的烦心事。可是现在,她看起来很轻松,说说笑笑的,是他很少见到的样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