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番外(835)

作者:半疏 阅读记录

爱立没有想到的是,头一天晚上,她还担心着贺叔会不会被调去京市,第二天一早,她就收到了一封来自于京市的信。

算不得什么好消息,但是仔细说来,这个消息和她也不算有关系。

谢镜清被停职调查了。信是多美姐姐的婆婆,珍姨寄来的,根据信上说的时间,9月初,谢镜清被举报,说思想反`动,信上并没有说具体的原因。珍姨既然来这封信提醒她,自然是知道具体原因的,而又没有在信里说,可能是事情比较忌讳。

谢镜清前两年已经升为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爱立猜测,会发生这种事,大概率是站错了队。

现在革命火把烧的最烈的就是京市,如果谢镜清真是站错了队,怕是这回得吃点苦头。严重的话,能不能留命都是个问题。

这个时候,不存在有没有人去救他,就是总理发话,都未必好使,只能看谢镜清的运气了。

信的最后一段写道:“爱立,兹事体大,特地来信告知一声,望有心理准备,另外林森那边也已得到了消息。祝好!”

珍姨来信的用意,爱立也能猜到一二,是怕牵连到她。虽然她和生父那边一直没有联系,但名义上仍是生父,妈妈和谢镜清的旧友是知道这一段往事的,她的存在,并不是密不透风的事儿。

但是现在国棉一厂的革委会主任是徐厂长,副主任是她师傅和李柏瑞,他们不仔细查她的家庭成分,别人也无从得知。

这也是当初师傅来劝她加入革命小组,她不敢应下来的原因。她的家庭成分禁不住细扒,一旦被有心人嗅出不对来,极有可能被当成靶子。

沈爱立将信收到了衣服口袋里,准备中午回去就烧掉。她是能逃过一劫,森哥那边怕是又要焦头烂额。

第287章 保姆

诚然如爱立所料,谢林森现在确实焦头烂额,四年的时间,他已经升到了营长的位置上,还和当初在冀北地震中结识的记者袁敏同志结了婚。

听到三叔被指为“思想反动”,他就知道这回的事情小不了。

果然9月17日,就接到何姐的电话,说定为“现行反`革命,”要下放到皖南的养猪场去。

谢林森尚没有理清思绪,下午又接到一封电报,竟是堂妹谢芷兰发来的,只见上面写着:“我父即将下放,来信与兄知,我将伴父左右。”

谢林森看完,怔了一会,早在前两天,听到三叔出事的时候,他就想过芷兰的选择。他以为这个时节,堂妹会和三叔断绝父女关系,毕竟她父母早已离婚,她若是跟母亲生活,旁人也无法置喙什么。

在他印象里,这个堂妹与家人的关系向来算不上亲热。

先前三叔离婚的时候,堂妹曾给他寄来一封信,他中规中矩地回了一封信,让她安心住在家里。

她大概见他也不甚热情,后来就再没寄过信来。

没想到,俩个人再次通消息,会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谢林森立即去给家里打电话,是何姐接的,“何姐,三叔要下放,你去劝芷兰不要跟着,让她留在京市,就住在我们家里。”

何姐叹道:“森哥儿,芷兰要跟着去的事,我也听说了,你随她去吧,你不在京市,也没人能护住她,跟着去,反而是避祸了。”

谢林森皱眉道:“她妈妈呢?程攸宁那边也不帮忙吗?”

“都慧芳已经和镜清离婚,现在更是对外说,她和谢家早就断绝了关系,开批判大会的时候,大家指定要她揭露镜清,她就说镜清年轻的时候,私生活混乱,未婚生女,又是个投机主义者,抗战后眼看着国党不行了,才到延庆搞革命的……”

谢林森听得头皮发麻,虽然知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三叔没有什么对不住都慧芳的,就是俩人离婚后,也一直让都慧芳住在原来的房子里,而三叔自己呢,先是在单位宿舍将就着,后来他开了口,三叔才愿意住到他家里去。

电话那头何姐又道:“林森,芷兰跟着去也好,落井下石的人,远比雪中送炭的多,她一个姑娘家,这时候留在京市不合适,你要是不放心,以后多给芷兰寄些钱过去。”

谢林森应了下来,让何姐到时候送下三叔和芷兰,就听何姐笑道:“这还用你说,我已经私下问了芷兰,说是22号走,我到时候给他们做些干粮带着。”

谢林森沉默了一会,又开口道:“何姨,你帮我问下芷兰,要是她不愿意去皖南,我帮她想想法子,实在不行的话,来我这边也行。”

“好,森哥,我今天晚上就去问下。”

谢林森挂了电话,忧心忡忡地回了家属院,妻子袁敏正在喂孩子吃饭,看到他回来,笑问道:“怎么了?今天训练的不顺利?又有新兵蛋子惹你生气了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