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番外(902)

作者:半疏 阅读记录

爱立以为又有什么机器坏了,忙跟着他去,不成想,金宜福把她带到了办公楼下,除了他们两个,大家都已经在台阶上站好,摄影师正举着相机。

林青山笑道:“沈部长,快过来,就差你一个了!”

慌里慌张中,爱立被推到了正中间的位置,旁边是他师父,另一边是王恂。随着“咔嚓”一声,留下了机保部大家庭的合影。

王恂道:“你这一走,和在市里面调动还不同,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见到,大家想了又想,决定拍几张合影,留作纪念。”顿了一下又道:“除了照片,大家还有别的礼物要送给你。”

爱立忙摆手道:“不要,不要,大家不要破费。前头你们帮了我那么大一个忙,我都没好好感谢你们,怎么好收你们的东西。”

林青山笑道:“沈部长,这礼物你可非收不可。”说着,塞了一封信到她手里。

接着,大家纷纷往她手上塞信,爱立都有些反应不过来,待看到信封上的“感谢信”几个字,眼泪瞬时就绷不住了,微微哽咽着道:“明明这几年,你们帮助了我很多,我都没有给你们写感谢信。”

钟琪和梁娅过来抱着她道:“爱立,是大家的一片心意。”

齐炜鸣鼓励她道:“爱立,到了京市以后,再接再厉,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在华国纺织史上看到你的名字。”

“谢谢师父,谢谢大家!”爱立抱着怀里的信,有一瞬间,她觉得自己的到来,是值得和有意义的。

第309章 新的变局

11月14日一早,樊铎匀就起来送爱立和庆庆去车站,隔壁的钟琪一家和金宜福夫妻俩都过来帮忙,出门的时候,张扬带着蓉蓉也过来了,递了一小兜的包子.馒头和发糕过来,和爱立道:“带着给庆庆吃,火车上的饭她估计吃不惯,我都做了小号的,她拿着吃刚好。”

又递了一件厚厚的套头毛衣过来,“我婆婆给她赶着织的,京市那边现在的气温,可能比咱们还冷些,放在你包里,下车就给她套上。”

“谢谢蓉姐!”爱立接过来,见上面还费心地织了一个小猪,笑道:“婶婶的手艺还真是巧,这小猪还挺像的。”

姜蓉蓉笑道:“是,我婆婆喜欢捣鼓这些,”伸手抱了抱庆庆,“过去要听姥姥的话,出门玩要和妈妈.姥姥打招呼。”

“庆庆知道了,蓉姨,我和妈妈下回回来看你!”

“嗯,好!”姜蓉蓉轻轻贴了下庆庆的额头,虽然她在汉城生活了很多年,但是一朝变故,真正走得亲近的也就爱立一家,现在他们乍然离开,她心里难免有几分失落落的。

一行人把爱立和庆庆送上了火车,一直到火车开走,大家才往回走。樊铎匀出了火车站,就和大家分开,去找左学武。

今年上春,左学武从工农兵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了汉城石油化工厂,目前还没有将妈妈和妹妹接过来,住在单位宿舍里头。

听到门卫说有个姓樊的同志来找,立即猜到可能是樊铎匀和爱立姐,忙跑了出来。等近前来,发现只有樊铎匀,心里有些奇怪,“樊哥,你怎么过来了?”

樊铎匀看了下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就到了中饭的时间,问他道:“学武,你有没有空,中午我请你和张哥兄弟俩一起吃个饭。”

左学武忙道:“不用,樊哥,我和张哥都是几年的兄弟了,不用客气。”

樊铎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的话,我和爱立就不多说了,张哥兄弟俩这样热心帮忙,我们怎么都该表示一下。”

左学武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他本来准备自己私下里请张哥吃顿饭的,见樊哥坚持,就到隔壁的钢厂把人喊了出来,去了附近的国营饭店吃饭。

饭桌上,樊铎匀很客气地朝张哥兄弟俩敬酒,表示感谢。几杯酒下肚,面上微微有着几分红晕的张哥,朝樊铎匀道:“我听学武说过,你们夫妻俩这些年帮助了很多人,你们这样的人,就该好好地.顺顺利利地过一辈子。”

左学武在一旁和樊铎匀道:“张哥爸爸以前被打成右`派,被下放到农场去了,农场有个大坑,一次下雨滑了进去,人就没了。”当着张哥的面,左学武并没有详细说,其实那是个冬天,张哥常念叨着,人掉下去了,不会喊救命吗?

明明那个大坑离大家住的大通铺的房子并不远。

这个问题,左学武也没有办法回答,特殊年代,总是有很多匪夷所思的事。大家按照正常逻辑,完全想不明白,但是事情就是这样离奇地发生了。

张哥成年后,并没有因父亲的死而吝啬善意,继承了祖辈的拳法,组织了一个打拳队,经常招呼兄弟们给别人帮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