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记小食肆+番外(45)

作者:七叶亭 阅读记录

这样的情况,买卖人口的生意,虽然依旧合法,却也萧条了许多。

而钟菱想要雇佣一个小姑娘,可以帮忙传菜点菜,看着些客人们。

“我这里倒是有一个人选。”祁珩听完钟菱的需求后,思索了一下:“她比你小几岁,模样周正,性格也不错。”

钟菱将削好的脆柿子递给钟大柱,又随手端了绿豆糕来放到了祁珩面前:“我信你的眼光,你若觉得不错,那便带她过来。”

夜色渐深,后厨里早早就点上了灯,火光摇曳,宛若白昼。

“只是她的身份有点特殊。”祁珩顿了顿:“她也是赤北军士兵的孩子。”

对他们谈话一直没什么反应的钟大柱动作一顿,他缓缓抬头,目光深沉,投向窗外的黑暗。

“欸?”钟菱问道:“不是说家眷们都在樊城吗?”

“没有,那个孩子的娘亲那个时候刚好有了身孕,便将她放在了祖父家。她失去父母之后,由祖父祖母抚养长大,虽不富足,却也还算健康快乐。可她的祖父母相继过世后,她的叔父待她并不好。我正准备忙完这阵子,托人给她找份活。”

没等祁珩说完,钟菱就把荷包一拍,干脆利落道:“别托人了,让她来小食肆吧。”

和赤北军相关的人和事,有太多的遗憾和悲痛了。怀舒守着的那盏青灯、这个姑娘因为失去父母儿吃的苦,她既然碰到了,能帮的,一定要帮。

钟大柱自然也不会有意见,战友的遗孤,他更不可能坐视不管。

“那我明日便派人去接她。”

祁珩点头应下,站起身来:“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钟大柱紧跟着站起身来,和祁珩并肩说着什么,一起朝停在巷子口的马车走去。

大概是和赤北军相关的事情,钟菱没听,而是转头去把之前准备好的东西都搬了出来。

脆柿子给祁珩装了一筐,用来练手的素烧鹅也装好了,绿豆糕是下午刚做的,码得整整齐齐。还有糖桂花也给祁珩匀了一小罐,连带着还有怀舒师父写的平安符,压在了糖桂花下面。

……

祁珩带着这大包小包的回到府上的时候。他的祖父正和另一位半白头发,一身青白色袍子,颇有些仙风道骨的老人家坐在院子里饮酒。

“祖父,柳大人。”

“又喊我大人。”柳恩毫不遮掩的翻了个白眼,愤愤地拍了拍桌子,“老夫都辞官多久了,你小子少带官场这套到我和祁老头的酒桌上。”

祖父摸着胡须,乐呵呵的看热闹。

祁珩无奈,只得再喊一声“柳阿公。”

柳恩大声地应下,朝着祁珩招了招手,“你这是带了什么回来。”

“一些小吃。”祁珩从小厮手里接过,一一摆放在了桌子上。

“呦,没想到在京城还能瞧见素烧鹅。”柳恩提起筷子,夹起了一块送进嘴里。咽下后,连声夸赞:“这个味道,还就真让人想起江南啊。”

柳恩是江南人士,科举入仕后,便留在了京城。因为儿女都折在了十年前的政变里。于是他整日就往祁珩家跑,找祁珩的祖父玩牌喝酒,打发时间。

祁珩吩咐下人去洗脆柿的功夫,柳恩已经夹着素烧鹅,给祖父讲解了起来。

“你瞧瞧这,豆皮叠的,一层一层,蒸过之后,嫩得很。外面啊,又过了遍热油,真脆!和吃肉有什么区别啊!”他一挥手,招呼着候在一旁的小厮:“拿醋过来,这得蘸着醋。”

祖父显然对柳恩兴致高昂的样子早已习惯了,他对桌上的绿豆糕兴趣更大些。

绿豆全部泡水去壳,碾得细碎,口感细腻,在口中一抿就化,杂着桂花的甜香味,直叫人停不下来。

祖父又拿起一块,仔细端详了半天,缓缓开口问道:“这是京城哪家铺子的啊。”

“是那个赤北军将领的女儿,她来城里开食肆了。我前几日去定安侯府,就是买铺子去了。”

祖父点了点头,他还没说话,柳恩双目一亮。

“哪家铺子?开在哪?老夫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合口味的素烧鹅了。”

“等开业了,我带您去。”祁珩忙应下,他朝着柳恩拱手,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我想斗胆替那小娘子,向您求几个字。”

第24章

川蜀进京,一般都走的水路。

钟菱在码头拜托了招工的人,留意从川蜀之地来的船,并且摆上了招厨师的牌子。

又怕韩师傅错过了码头的拦截,钟菱又根据隔壁铺子掌柜的指点,去了京城最大的“人才市场”,照着韩师傅的条件,留下了招聘要求和小食肆的地址。

钟菱跑了一上午,回到小食肆后,赶忙把汤煲了下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