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华女仵作(374)

作者:芝士可可 阅读记录

难怪颜色一点也不亮了。

颜色……不亮了……

温鱼摸了摸荷包上的鸳鸯,正要交还时,忽然顿住了。

她一下精神了,道:“你带了自己的荷包吗?能否给我看看?”

阮母虽然有点懵,但还是解下了自己腰间的荷包,递给了温鱼。

温鱼看了看,绣活还是很一般。

“你这个荷包是你自己绣的?什么时候?丝线也是自己买的吗?大概多少钱啊?”温鱼问道。

阮母说:“大概两三个月前吧……是小翠绣的,钱方面记不太清了,这些都是小翠买的,但她手里没多少银子,应该买的很便宜。”

“但这个已经是几年前的了,如果是便宜丝线,现在应该已经褪色到完全看不清了,但这个只是有轻微的褪色而已。”

阮母还是没懂,讷讷道:“也许是卖丝线的是个善人呢?”

“那他可真是个大善人。”

第289章 受害者的特质

“京城内所有卖丝、绒、锦线的店家都已经排查过了,共有三十六家,其中共有十家主营成衣,十六家同时卖首饰,剩下的十家,全部是布坊。”

此时天已擦黑,几十个官差跑了一天最后也只得出了这个结论。

温鱼摇了摇头,“不对,阮小翠很穷,她买不起太昂贵的丝线,而且如果是在店里,人来人往也说不定会被人注意到。”

官差不解,“可……可丝线这条线索没有证据啊,阮小翠穿的衣裳、死时的那双鞋子,也都是出自成衣店而已,这些都和刺绣没有关系,仅凭一个荷包,会不会有些……”

温鱼将那个旧荷包摆到台面上,沉声道:“你们知道这个荷包是多久之前绣的吗?”

官差们拿起来,互相传阅着看了看,最终说道:“大概……一年前?”

“不,这是三年前绣的了。而我们都知道丝线的价格与蚕丝原料好坏,以及所染颜色的鲜亮程度、能保存的时间长度有关,而染料用的虽然也都是天然矿物和植物染料,但是制作过程中的材料配比、时间把握都能决定这个东西是面向普通人家还是专供勋爵。”

温鱼眯了眯眼,“一直以来,我们忽略了一个东西,那就是死者本人除了性格活泼开朗之外,还有一个特质,并且这个特质是所有普通人都会有的。”

一个官差隐隐明白了几分,喃喃道:“物美价廉……”

“确实,以阮小翠他们家的财力,其实是买不起这么好的丝线的,并且这个东西不是专供她一个人的,她给她母亲买的也是同一家的线,同样也是以相对低的价格购买的,因为她和这个卖丝线的在她看来是只是普通的交易关系,所以自然不会在她的生活里留下任何一点痕迹。”

“可万一……她就是对这个比较在意呢,所以不惜多花钱,也要买最好的丝线?”又有一人问道。

“她不是一个多在意刺绣,多精于女工的人,要不然她就会有一手更好的绣活了,她母亲的那个荷包也是她绣的,绣活很一般,和三年前相比没什么长进。”

温鱼打了个比方,“这就像是你在和一个不怎么想来往的人见面,你虽然不想见但还是要给对方一个面子,不仅要见面还要送礼,那你一定会送一个最便宜的。”

“阮小翠喜欢水红色,喜欢穿娇俏颜色的衣裳,她选丝线时,也一定会选最亮的那个。”

对阮小翠来说,刺绣女工只是不得不学的东西而已,远远比不上胭脂水粉和漂亮的首饰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她学刺绣也只不过是为了应付一下而已,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要求姑娘家有一手漂亮的女工。

在不得不去做的情况下,她会选最便宜的东西。

官差们已经隐隐认同了温鱼的话,可还是忍不住犯嘀咕,“几十家店,一个一个品类去问的话……”

温鱼笑了笑,“倒也不必,装潢太漂亮的店铺她不会去的,相比起店铺,我倒是更倾向于小摊。”

……

翌日,温鱼起了个大早,又托官差给自己买了一身特便宜但花里胡哨的衣裳,拖着顾宴陪自己上了街,为了看起来更对味,还给顾宴安排上了两撇小胡子以及一身布料粗糙的便宜衣裳。

他们傍晚才出来,为了就是小摊能尽可能的都出摊。

温鱼低声道:“这条街离阮小翠的家隔了大约两条街的距离,不远不近,如果他卖的东西物美价廉应该生意很不错,我们多问几家,说不定会有人推荐。”

顾宴点头,目光在道路两边的小摊上逡巡。

和成衣店,布坊不一样,丝线相对来说制作要更简单,适合家庭小作坊,只要订单量不大,一个人也可以完成。

不得不说,单独卖丝线的小摊不少,温鱼怕挨个问价会引起怀疑,先挑了几个看起来稍微大点的摊,问了下价格,基本上一小捆是十文左右,丝线的质量一般,基本上也是比较符合这个价格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