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一下热门变异生物(849)

作者:高山狸藻 阅读记录

关于盖亚,关于污染源,人类知道的太少了。如果那块破石头就是污染源,它怎么会出现在女尸体内?它为什么能在死去的有机体身上产生如此奇妙的效应,让死去的细胞逆向生长……

人类有可能掌握这种能力吗?

谢曼晚与变异生物之间的融合给了他灵感。因此他派遣出了奥丁,让他在云城招摇撞骗,利用大量现成的实验数据完成他的猜想。与此同时,男人将污染源想办法从怪物的体内挖了出来。

半个月前,这枚污染源裂变成“镜”,不再可能被外物吞入,这块镜后来彻底沦为了专门用来制造怪物的机器。

再然后,就是多头蜥蜴的诞生。

在这个污染源多如沙砾的高海拔雪山区域里,想要找到另一块、甚至是很多块污染源都不是难事。吴祺瑞只需要培育出几只足够强壮的变异物种,再把还没展开的污染源放进变异生物的肚子里,等它到了时机自己转变。

到时候,这些怪物要么死去,要么熬过镜的撕裂活下来。

多头蜥蜴就是后者。它和镜成功融合的那一刻,那能将所有靠近的生物都搅合得血肉淋漓、四分五裂的场便瞬间关闭了,仿若一切如常。

蜥蜴起初并不知道怎么控制镜的开关转换。吴祺瑞用脑虫为它构建出一个升级过后的新脑,日夜控制着蜥蜴的思想,尝试操控它对镜的能量加以转化利用,然而总是不得要领。

后来吴祺瑞改变思路,决定使用其他手段。

生存压力刺激演化突变,实验室里的温柔乡当然难出效果。

他额外圈出了一片场地,让手下的其他怪物都去攻击蜥蜴,就像它们追逐被困在镜中的猎物一样,激发它的潜能。要活下来,它就必须学会转动身体内那神奇能源的开关;否则它就会被自己的对手们大卸八块,咬成重伤。

当然,吴祺瑞不会让它们真的杀死它,蜥蜴体内的镜也会为它快速恢复能量。但这种残酷的惩罚依旧会持续压榨蜥蜴的潜能,直到它找到能使它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那个按钮。

在一次日常训练当中,多头蜥蜴被自己的五六名对手逼到了绝路。正当在暗中观察的实验员都以为它将又一次失败时,令人不可置信的场面发生了:众人的视野中,一道白光突然闪过,蜥蜴的身形紧跟着消失不见。

在场的仪器只检测到现场余留下来的一点能量放射痕迹。

起先他们以为多头蜥蜴又运用了近乎天衣无缝的保护色能力,但当他们用生物感应器搜索遍整个区域内后,却发现这里根本没有蜥蜴的踪迹。

它将自己隐藏了起来,在一片由镜为它开拓出的漂浮空间里。

吴祺瑞由此联想到,既然蜥蜴可以利用空间隐蔽身形,绝大概率也能通过反向施展这一招数困住敌人。于是每当蜥蜴遭受围攻,想要将自己藏匿起来,他就用精神攻击它的脑部,对它施以惩罚,强迫蜥蜴做出其他抉择。

又一次实验中,多头蜥蜴终于成功将几头追赶它的怪物“收入囊中”。这个阶段,理论上才是吴祺瑞的势力——或者应该说真正的鲁纳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刻。

随着蜥蜴从镜这里汲取到的能量愈发增多,它所能制造出来的空间范围也越来越大。从一开始的只有几平米,到后来规模能赶上岩浆库,再后面甚至是几公里十几公里的地界,大到足以将这片地盘上的所有人都装进来。

研究员们随即察觉,空间里的时间流向与真实世界截然不同,它们互不干涉。

如果你在早上十点进入空间,那么无论你在里面待了多久、做了什么,等你再度从空间里出来时,现实世界里的时钟依旧指向这天的上午十点整。

吴祺瑞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抢夺了大量时间,在空间里落实了一连串现实世界里可能根本来不及完成的实验项目。而比那更为深邃惊险、不能向外人道的某个计划,也渐渐自他的大脑深处浮现。

他对镜的探索依旧没有结束。因为按理来说,如果镜能让人在原处停滞不动,那么只要能量足够,它也一定能让人回到过去。

吴祺瑞继续训练蜥蜴,尝试让它把某样物品传送回一段时间以前。

这个过程要比其他实验都困难多了,因为根本没人知道究竟要通过怎样的奖励-惩罚机制才能诱发蜥蜴做出这样的动作。

但他也一定还是成功了。谢松原想,那些倒霉的变种人就是证据。

吴祺瑞在提起那些可怜的家伙时皱了皱眉,却不是为了他们而惋惜:“他们成功回到了过去,镜却把他们挤压成了肉饼。人类还是太脆弱了。脆弱到即使通向历史的道路就摆在面前,还是无法驾驭。强大的能量可以为我在额外的时间线上争取来接近无限的时间,却很难在真实的时间线上进行改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