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一下热门变异生物(946)

作者:高山狸藻 阅读记录

本质上来说,这个世界中所有现代人类的大脑都由脑虫的身体细胞发育衍生而来。

那向外扩散的、蔓延穿梭在整个脑部球体间的网状丝线或许就是它用来传导动作电位而额外进化来的不规则附肢。

在脑虫和智慧生物的身上,因与果的界限早已模糊不清。

“但我以为,你不会想要亲自做这件事。”

在梦境中,他依旧走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沿途经过他的变异生物无不纷纷绕道。

谢松原口中呼出一抹蘑菇云般蒸腾向上的白气,脚下传来厚重积雪被踩踏后发出的涩涩的嘎吱声。

那样的过程一定不会好受。

在知道发生在时空力场内部的事件是可覆盖的之后,谢松原提出他也可以成为那个“盖亚”。阿曼已经帮助了这里的人类太多,他完全没有理由让对方代替自己受罪。

当时的阿曼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拒绝了他。

“不,我想要亲自体会一下这种感觉。”

“什么?”

“痛苦。”阿曼说,“最纯粹的痛苦。属于人类的痛苦。即便痛苦到无以复加也无法舍弃的痛苦。”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癖好。谢松原想,他从没听说过有哪个人主动想要痛苦,发自内心地喜爱痛苦。

但他竟然奇异地理解了阿曼隐藏在里面下的意思。

可能是因为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太久了。

在过去的整整七年里,于地幔深处的固态岩石边,他都在自己这个陌生的同族怀中安睡。

他们的思维波总要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块,彼此纠缠,传递能量,偶尔频率一致地共振。他的思想、记忆、感情对于对方来说等同于不着寸缕。

而这个过程反过来也一样。

他起初以为,“冬眠”意味着他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知觉,但谢松原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

他的身体虽然沉睡着,意识却处在一种接近冥想的状态,偶尔甚至能听到从头顶上方几千米处传来的岩浆翻滚声。

有时候,谢松原能感觉到阿曼在读他的波。从对方身上飘来的波形中传递着它好奇、懵懂、无知、怀疑的影子。

再有时候,所有代表着阿曼意识波动的振幅消失,谢松原在酣眠中意识到它的精神已经离开了“肉/体”,朝地幔上方飘去。

阿曼每一次通常都要离开七到十天之久——这是他们的体感时间,换算下来是正常人的半年。

直到很久之后,它的意识才像涟漪般回到他的身边,像猫一样盘起来假寐。

谢松原起初还会装傻,后来意识到这样做毫无意义,他的波形早就暴露了他,于是还是忍不住张口,问它到底去了哪里,在做什么。

“我在观察你。”阿曼直言不讳地说,“地壳上方的那个你。还有其他人类。”

一股信息流以相对平缓的波形向他涌来,谢松原毫不费力地解读了它们——它向他共享了一个短暂的画面。

在那画面里,十五岁的谢松原靠在被巨力打破的窗边,努力想要拉住正被盖亚拽向空中的阿曼。

他的身下血流如注,脆弱的肌肤被尖锐的碎玻璃扎了个稀巴烂。

整个场景从“阿曼”的视角看去更具视觉冲击力,苦苦挣扎的谢松原看上去就像是被扎在叉子上的一块午餐肉。

这是真正的阿曼丧生前的最后一段记忆影像。

在吞吃掉那个孩子之后,这片段就成了眼前的怪物漫长生涯中的记忆开头。

谢松原品读着阿曼的情绪,惊诧地得知这个画面几乎在它的脑海中重播了上万次。就好像……一种自我强迫的赎罪性举动。

它的道德感随着流逝的时间愈渐强烈,阿曼至今还在为他进化前的举动感到忏悔。

怀着这样的愧疚心理,以谢松原的举动作为起点,阿曼开始对人类产生好奇,并想当然地将谢松原当成离自己最近的人类范本。

它就像一张聪明的白纸,从谢松原身上了解他想要知道关于人类的一切。

它相信只要自己读懂了谢松原,就能读懂全人类,明白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物种,拥有什么样的感情,从而决定是否要信赖他们,或是干脆将他们遗弃。

早在对方看不见的地方,阿曼已经默默观察了谢松原小半生。

谢松原得知后饶有兴趣:“那么,和我讲讲你亲身观察后的得出结论。你是怎么看待我们的?那和白袖的演说有什么不同?”

“你确定要听?”阿曼耸了耸肩,“就我看来,的确没有什么不同。”

在离开地幔深处的时间里,阿曼化身成成千上万个和谢松原擦肩而过的物质生命,有时是陌生的路人,有时是一只甲虫,一片花草,有时仅仅只是一晃而过的眼神,追着谢松原到处游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