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我师兄暗恋我(45)

作者:东扶桑 阅读记录

大师兄懒洋洋地说道:“不用寻,准备一下,前往太姥山。”

张不二不大确信,“大师兄小时候的记忆未免有差,我们还是外出探访下吧。”

之前大师兄说颍昌城的太姥山盛产灵草,用的还是那个理由,说小时候和母亲到处流浪,经过此处,知道了一些传闻。

张不二坚持要出门,涂凭阑觉得张不二很容易被拐走,所以张不二出门了,涂凭阑自然也跟着出门。

第67章 我探访山神传说

按照张不二的本意,本来想要探访当地居民,本地有哪些奇怪的传闻,因为灵草,喜欢长在灵气充足的地方,成长的岁月久了,就成精怪了。

出门却发现,什么都不用问了,昨晚进城没留意,白天一看,颍昌城这个地方就很异常。

张不二的客栈在最繁华的城中心。城中心,本应该是男女老少、三教九流汇聚的地方。

但是街上却看不到年轻人。

无论是集市上的走贩卒夫,还是酒肆歌楼里消费的,统统都是鬓面含霜的中老年人。

反之,街上倒是有很多人牙子,举着“高价收购少男女”的标牌。

张不二和大师兄往街上一站,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牙子的目光。

站了好大一会,终于看到年轻人的身影了,是人牙子驱车走过,拖着一板车的少年男女,都是衣衫褴褛,像猪狗一样挤在一起,带着恐惧而空洞的神情。

“因为要给山神买观礼傧客啊,”街边茶亭的摊主,用大蒲扇给炉子扇风,茶摊的前面也贴着“买人”的红纸,“看来两位是外乡人,不懂本地风俗哪。”

“什么山神?自然是咱们太姥山的山神大人。”

摊主给张不二和涂凭阑各倒了两碗茶。

他收了大师兄的银子后,热情好客,问啥答啥。

“咱颍昌城,自古以种植茶叶发达,连皇帝老子喝的贡茶,都指名要咱们这里的,所以有‘天下好茶出颍昌’之称。那全颍昌最好的茶叶,出自哪里呢?就出自太姥山。太姥山的龙涎茶,一斤值百金。但太姥山最值钱的东西,却不是茶叶,而是各种灵芝仙草。”

“龙涎茶,是人间富贵人家的最爱,灵芝仙草,是修仙的各位神仙老爷的最爱,这两类人都是最舍得花钱的。于是,颍昌城凭着,太姥山出产的这两样东西,富甲天下。”

“说来也奇怪,太姥山的土壤贫瘠,其实并不适合,养育茶叶和仙草,却偏偏茶叶和仙草长得最好。于是久而久之,民间就有人传言,太姥山上是住有仙人的,仙人性好风雅,专门保佑茶叶和仙草丰收。”

“后来,再加上有商户樵夫在山中迷路了,遇到老虎了,危难之际出现了仙人救命,于是传着传着,大家都相信太姥山中有山神了。富商权贵怕断了财脉,为了讨山神欢心,十天半个月,就要轮流准备三牲六畜到山中祭拜,如此祭祀了近百年。”

张不二听摊主越讲越离题,瞅他说话的间隙,终于找到机会打断他,“那山神跟买人,又有什么联系?”

“小道长,这讲古说书不都有一个前情擎要?我这就要说到了,”摊主把蒲扇当惊堂木拍,真把自己当说书先生了,“说这一大段是要告诉您,山神大人在咱颍昌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三年前的九月初十五日,山神大人显灵了。先是城中,有一百二十户人家收到请柬,山神在请柬中,说他要成亲了,特地邀请一批少男少女前往山中观礼。”

第68章 我偶遇名门望族

张不二问:“就凭一纸请柬,怎么判断就是真正的山神发来的?”

摊主说道:

“当时谁也没想这么多,反正大家都当真了。于是这一百二十户人家,六十户女娇娘与六十户男儿郎,其中不乏大户人家的儿女,都当作了天大的荣耀,他们盛装打扮之后乘坐车轿,进了太姥山中,去见证山神的婚事。”

张不二:“然后呢?”

摊主的脸上出现恐怖的神色:

“然后……再也没有回来。无论家人到山中寻找多少次,连一根尸骨都寻不回。”

“从此以后,每月初十五日,山神就会向颍昌城中发放请柬。山神为何每月都要成亲,是否每次要的,一百二十个少年少女都成了山神的妻妾,咱也不知道。只知道受到山神请柬的人家,如果不如约,把人送到太姥山山中,不久后就会遭受到灭顶之灾。”

“有点钱的人家,都不愿意自己的亲生儿女,去赴山神之约,于是这不就只能买咯。本城买光了,就到城外去买。渐渐地,大家害怕出门被山神,看到容貌后相中,就都不敢出门了。于是这路上的年轻男女就绝迹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