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明天要登基+番外(214)

作者:春梦关情 阅读记录

赵盈看乐了:“到底认识还是不认识呢?”

一旁有个三十出头的男人凑上前来,跪在了女人身边:“本来是不认识的,打从我们进了京城,听外头的人说,才知道您是永嘉公主。”

“既然知道我的身份,还敢跑到司隶院来堵门?不怕给自己惹上麻烦?”

那蓝衣女人的头又摇的拨浪鼓一样:“殿下,您行行好,可怜可怜我们吧。

我家里就只有我男人是能上工挣钱的,还有公公婆婆要养活,小闺女今年才六岁啊。

这灾情一出,日子本来就过得艰难,那真的是要饿死人的。

官府说皇上圣心仁慈,要给我们拨赈灾银,还要开粮仓放粮,我们不知道欢喜了多久。

可是等来等去,什么也没等到,过了个把月时间,等来的是赈灾银被山匪劫走的消息。”

她几乎泣不成声,说出来的话是支离破碎的,赵盈要极认真才能听的明白她在说什么。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情真意切。

“后来呢?”赵盈耐着性子,“你不要哭,也不要急,把话回清楚,把事情说明白。”

女人这才吸了吸鼻子,把哭腔往回略收一收:“后来我男人还有街坊四邻有十来个人吧,跑到官府去要说法,可官府怎么会跟我们讲道理,以刁民闹事为由,就把人扔到了大狱里去。

就这么关了有七八天,放出来的时候真是憔悴的不得了。

我们是穷苦百姓,没有家底可吃的,我男人叫关起来七八天,没人往家里带银子,公公婆婆下不了床,小闺女也成天嗷嗷的哭。

他一看这样,强撑着出去上工,可实在是精神不济,从高处跌下来,就再也没救回来了!”

她话到后来声音是咬重了的。

语气之中还有恨意。

赵盈眯了眼。

但凡有大灾,老百姓的日子都苦得很,死了人更是常有的事。

只是这样的情况,分明要归咎于府衙。

赵盈背在身后的手捏紧了,转而问她身边的男人:“你的情况也差不多吗?”

男人摇了摇头说不是:“我跟周三儿就是邻居,当初去官府要说法,我们也是一块儿的,但我家里有些家底……”

他吞了口口水,侧目看蓝衣女人,就偷偷看了那么一眼,匆匆收回目光:“我没成家,上无父母,下无儿女,就我自己一个人,平时上工挣了钱也就我一个人花,所以还能攒下来一些。

我家里没有这样的事,我是陪着周嫂子进京来的。”

这种事情赵盈没心思理会,只是大概听明白了。

估计这九个人,都是一样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周三儿的邻居们。

至于当初谁给了他们胆子,跑到巡抚衙门去闹事,这就无从得知。

赵盈撇嘴,回身去问郭照彬:“郭指挥使现在还觉得,该把他们当做刁民抓回指挥使司吗?”

郭照彬一时语塞:“殿下,不是臣不问是非曲直,这里是京城。

京师重地,天子居所,臣身为京卫指挥使司都指挥使,殿下也会说,拱卫京师是指挥使司职责所在,更是臣的职责所在。

臣就算是把人带回指挥使司,又不会审问,不会用刑,也并不是不能问清他们究竟想做什么的。”

“孤说郭指挥使是在强词夺理。”

薛闲亭立时帮了一句腔:“说不得还有泼脏水的嫌疑。”

郭照彬真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薛闲亭挑眉:“难道不是吗?”

“我从没这么想过!”

他咬牙切齿,愤恨不已,横了薛闲亭一眼。

薛闲亭哦了一声:“我还没说郭指挥使泼什么脏水,你又知道了?”

“你——”他气结,抬手去指薛闲亭,连指尖都在抖着。

赵盈这才做起和事佬,说了句好了,打断了二人的针锋相对,才同台阶下的男男女女女们又道:“你们有冤情,受了委屈,想给自己,给家里人讨个说法,要个公道,想看朝廷立时三刻处死胡为先,我能理解。

但西北闹灾,朝廷先后两次派赈灾银,甚至派了晋王殿下亲往西北,主持灾情。

当日广宁侯世子和晋王殿下查出胡为先贪赃枉法,监守自盗,一道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上达天听,而后罢官抄家,押送进京,这你们也是有目共睹的。

没有人要袒护胡为先,也没有人能护得住他。

将胡为先收押司隶院,是天子金口,自然便有天子的用意。

我这么说,你们能明白吗?”

那都是些大字不识的平头百姓,这样的大道理又怎么能懂呢?

于是面面相觑,个个看起来都不怎么受用的样子。

赵盈仍旧耐着性子:“你们不懂,我不强求你们明白。可你们这样聚众围在司隶院府衙外,的确不成体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