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明天要登基+番外(340)

作者:春梦关情 阅读记录

他打量着赵盈,越发觉得,除了那张脸,她浑身上下再没有哪里像宋贵嫔了。

或桀骜威严,或古灵精怪,她倒有千面。

“从扬州回来你一直躲着不见我,是不想听我说教,但有件事,既见了你,我仍要提点你两句。”

她嘴角抽动,赵承衍沉声:“我说我的,你姑且听着,听完了,不想往心里放,也随你的便。”

自那次他失言后,也思考了许多,这女孩儿坚强刚毅的外表下其实也有颗脆弱的心,大概是因牝鸡司晨此类的话听得多了,表面上云淡风轻,不当做一回事,可到底还是上了心,所以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该提点的他还是要点拨,只是换一种方式可能会更好。

果然赵盈唇角又拉平下去,闷声说了声好。

赵承衍挑眉道:“玉堂琴名满天下,的确能为你带来不少好处,昔年他风光时,年纪轻轻便有不少人想投他门下,做他门生,到如今二十四年过去,想追随他玉堂琴的人只怕仍不在少数。

但你要知道,这样的人,心思重,城府深,尤其他是博弈高手,你不知他深浅,就不要贸然用他,献计此类的事,你身边别的人也能做,若不到过不去的难关,非要用他不可,我劝你把他当个闲人养起来的好。”

第164章 不务正业

赵盈还未来得及弄清楚赵承衍此番话又是因为什么,他话锋一转,说起赵清的事来。

她眉心一动,便知他是故意的了。

看来她也没料想错。

玉堂琴身上藏了太多秘密,鲜为人知,但很显然,赵承衍知道。

他知道的比世人都要多,才被提点她格外防备玉堂琴。

心思重城府深,这六个字用在玉堂琴身上……

她有些走神,赵承衍扶着书桌那只手食指一抬再落,指尖轻点,发出闷响:“分心?”

赵盈摇头说没有:“在想玉堂琴的事情而已。”

她是这样的脾气,执拗,也犟。

越是不叫她去窥探的,她反而越想要探究。

其实她带着玉堂琴回京,不知道有多少机会可以去深挖玉堂琴背后的秘密,但她从来都没有过,今日听了他说这些,反而把心思往玉堂琴身上放了。

赵承衍索性也不说赵清的事了:“玉堂琴的秘密,我确实知道,想听吗?”

赵盈拧眉盯过去,旋即失笑:“皇叔并没有打算告诉我,何必问我?”

“我没打算告诉你,你还想探究?”

那就说明是不该深究,更不必深究的。

知道的多了,对她未必有什么好处。

反正赵承衍也说了,借玉堂琴名满天下的名头,已经能为她带来不少好处,至于其他的……

赵盈深吸口气:“不探究,我听皇叔的。”

她只是在该听的时候听而已。

赵承衍心里有数。

目下朝中形势一片大好,她根本就用不着玉堂琴为她出谋划策,当个闲人养起来也不值什么,她也不缺那点银子,难道还供不起两大一小三张嘴。

然而以后若形势不好了,那可就是另外一番说法了。

不过眼下她肯听人劝,至少不是一意孤行,赵承衍心里多少感到欣慰。

见她松了口,方将前话重提:“我查了半个月,宗人府上下也忙了半个月,赵清在宫外的确有几个狐朋狗友,但都是京中纨绔,成不了事的东西。

户部去查肃国公府的账,那些也都跟他无关。

但前些天我进宫去见过你父皇,他的意思是,孔氏一族大厦倾颓,他连淑妃都废为庶人,赵清年纪也不小了,只怕要恨他,若还留在京城,父子相见,来日或许生出祸事来。

所以你父皇打算在年前给赵清说定亲事,等出了年复朝封王之后,留他在京城完婚,便将他贬谪出京,无诏不得回京。”

和她预想中的也一样。

赵盈嗤笑:“留在京城怕生出祸端,放出京却不怕他羽翼渐丰吗?父皇分明是有意放他离开京城是非之地,将来如何,凭他自己的本事罢了。

他若争气,说不得来日杀回京城,照样还是父皇的血性好儿子。

若是不争气,一辈子也就这样了,等到兄弟们上了位,无论是谁登基做皇帝,都不会留他性命。”

她也算看的透彻,不至于说昭宁帝宠她十几年,她就真当那是个慈父。

赵盈眼底闪过厌恶,匆匆掠过,很快掩去:“父皇既是这样的打算,给他选的王妃,一定出身不俗吧?”

“太原王氏的嫡次女,今岁十七,比赵清小一岁,她阿姐嫁的是清河崔氏,她阿妹许婚河间辛氏,你知道的。”

太原王氏女!

昭宁帝还真是给赵清选了一门好亲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