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明天要登基+番外(569)

作者:春梦关情 阅读记录

睡觉不老实,总爱踢被子,便是入夜时母亲也会起身到她的殿中看顾,唯恐她夜里受了凉。

赵盈手上动作一顿,神情漠然,撤了手,又退回去。

孙氏显然受宠若惊,咳了两声:“有件事,我在心里过了好多次,现在孩子落地,我这颗心却还是落不下来,殿下愿意听一听吗?”

赵盈掖着手坐在床尾圆墩儿上,抬眼看她:“和弟弟妹妹有关?”

她点头:“公主知道的,我只想要个女儿。”

赵盈脸色登时变了下,眉头也皱起来:“孙娘娘什么意思?”

“我想叫四郎出嗣。”

·

从昭仁宫出来,赵盈一刻也不想在宫里多待,直奔宣华门而去,匆匆出了宫。

她的马车就等在宣华门外,登车冷声吩咐赶车的小太监回司隶院,而后再不发一言。

这宫里的任何人,都是经年累月,刻在骨子里的钻营。

孙氏先前收敛,二人合作的那个平衡还算稳得住。

这次突然早产,显然孙氏是后怕了。

皇子出嗣那是大事,大齐自开国以来也没有几个。

她按着鬓边,唇边弧度上都恨不得挂上一层寒霜。

孙氏的确是用了心,不知翻阅了多少史书来查阅。

穆宗皇帝曾以皇三子出嗣历王一脉,肃宗皇帝后宫淫乱,皇七子犯大不敬罪,被赶去做了常山王的儿子,其余就再没有了。

赵濯才出生,且以孙氏的聪敏,一定早看明白她对赵濯的期望,所以今日开口说这个,才会屡次提起一件事——

赵承衍年二十六不娶妻,就连小时候跟在他身边服侍的几个丫头,他也一个都没碰过,宋太后为此不知如何烦心。

到了这个年纪不留后嗣,要说把赵濯过继燕王府,让他去做赵承衍的儿子,这事儿听来有些荒诞,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行。

横竖都是宋太后的亲孙子,赵承衍现在这德行,也不像是会在短时间内娶妻生子的人,膝下有子,成天围着小小孩子转,说不定还会动了心思,想有个亲生的孩子,态度一软和,也肯想想娶妻的事儿。

将来她若登大宝,后继无人,也可以把赵濯当做继人培养,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孩子放在赵承衍身边养,确实也好过留在齐宫教养,长在昭宁帝手上。

要紧的问题是在于,怎么把人弄出去。

孙氏给她出了个天大的难题。

赵盈心情不好,周衍一看一个准儿。

知道后宫孙氏产下龙凤胎,本以为她会高高兴兴回司隶院来,可一早出宫回来,脸色黑的炭块儿一样。

打发了底下的校尉,他自己端着茶盘进三堂去,见赵盈走神,不知是在想些什么,脚步愈发放轻了。

等放下茶盏茶点,他退回到太师椅旁,想了想,坐下去,也不开口说话。

赵盈知道他进门,碰了碰手边茶盏,是温热的,执盏吃了两口:“今天父皇抬举孙氏全族,朝堂又吵翻了天吧?”

周衍说是啊:“沈阁老跳着脚说什么不合规矩,姜阁老在一旁帮腔说的确不是这样的定例,就连礼部的人也跟着掺和,但臣看皇上心意坚定,也早料到了这些人会跳起脚来反对,一句话就把他们的话全都堵了回去。”

他话音落下,想了想:“殿下看起来不太高兴。”

赵盈嗯了一声,声音很轻:“孙贵人跟我说了点事,有点为难。”

宫里的事情她不主动开口,哪怕是言语间提了一二,周衍也不会追问。

但她的确心情不佳。

周衍噙着笑又叫了声殿下:“跟您说件事,高兴事。”

赵盈抬眼扫去:“杨润哲抓着了?”

周衍笑意越浓:“殿下一猜一个准儿。这回姜阁老可有的着急了。”

姜承德才不会着急。

玉安观的事情发生之后,他派了人出城,本欲快马加鞭去追回杨润哲,但人在城门口就被拦了下来,以偷盗罪名送去了京兆府。

姜承德第二次派人,仍旧没能出得了城门。

他意识到事情不对,想飞鸽传书,但鸽子后来被徐四他们几个烤着吃了。

姜承德办错了一件事,心急之下落入她圈套中,极力想要弥补,但到现在为止,他也看明白了,这事儿一环扣着一环,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

杨润哲是保不住了,他不可能把自己也赔进去。

三番四次,再有把柄落在她手里,抓了杨润哲回京,告到御前去,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所以他放弃了。

杨润哲和孙其,一起都放弃了。

“他功夫好,记得给徐二他们送个信,仔细防着,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些非常手段,出了事我兜着。”赵盈揉着眉心,这事儿对她来讲的确算得上高兴事,不过她也只是面色舒缓些,看起来也不是多兴高采烈的模样,“崔钊行一家至多再有三五日就到京城,未免夜长梦多,让徐二他们昼夜兼程,路上不过多做停留,尽快回京吧。”

同类小说推荐: